成片的大棚里,郁郁葱葱的瓜架上结着硕大饱满的吊冬瓜;大棚外,一棵棵嫩绿的吊冬瓜苗,茁壮成长。
眼下,正是吊冬瓜销售的旺季。7月22日,在云梦县义堂镇红光村红光智农园,12名村民挥汗如雨,奔波于大棚和停靠在路边的两辆外地牌照货车之间,将采摘的吊冬瓜装车。
谁能想到,红光村曾是云梦县重点贫困村。“农产品运不出去,投资进不来,村民创收主要靠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空白。”红光村党支部书记胡红安,感受颇深。
“只盼着两个儿子在外发展。”与田地打交道大半辈子,58岁村民邹明傥想起曾守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直摇头。
“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带动。一个个问题,就像绳子紧紧束缚住了红光村的‘手脚’。”胡红安感慨,“要打开局面,就要尽快找到突破点。”
驻村工作队来了!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接通自来水,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刷黑、加宽村通公路主干道,硬化村湾巷道……
“水、电、路,都通了,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眼前的变化,邹明傥直呼:“红光村‘变天’了!”
道路通,则产业通。
2018年,红光村引进红新果蔬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多亩建成果蔬种植产业园,全年销售额达104万元。同年,引进云梦县桂花蔬菜专业合作社来建设红光智农园,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292个大棚,重点发展时令蔬菜、特色瓜果种植及采摘。
“一年种植两茬,亩栽培量达到850株,全年亩产3万斤以上,亩产值2万元以上。”红光智农园生产负责人陈建安介绍,红光村承包吊冬瓜种植大棚的农户有18户,为60多位村民购买了意外伤残保险,“销售旺季,优先安排承包户采摘、搬运。并按每斤0.04元,给采摘者付工钱。”
炎炎烈日炙烤大棚,陈建安为12名采摘者买来防暑降温物品。大家休息片刻后,马不停蹄地来摘瓜、搬瓜、装车。邹明傥有说有笑,“两辆货车分别装10吨吊冬瓜,3个小时左右,就能完工。我们每人平均有130余元工钱,当日结算。”
2019年底,红光村“摘帽”,荣获“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文明村、孝感市老年宜居村”等称号。
如今,村民们在智农园里的蔬菜产业园、粮食种植基地、特色水果休闲示范区、现代化科普实践基地、综合管理农产品加工及分拣服务区、全程可视化智慧农业展示区、乡村民俗及全域化农业旅游等7个功能区,找到了“致富经”。
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甜!
原标题:修光伏电站,建智农园,湖北云梦义堂镇红光村里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