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绿色工厂对塞飞亚农业科技而言,仅仅是开始,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7月27日,自治区级绿色工厂新添成员——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槟全感慨道。
绿色化转型是生态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能化及工厂化立体环保型肉鸭养殖示范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项目、锅炉除尘脱硫环保设施升级项目、鸭舍改造及厂区蒸汽管道保温改造项目……近年来,塞飞亚一口气投资多个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资源绿色循环发展。
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的御华瓷业有限公司车间,刚从矿山电厂运来的炉灰渣,经循环利用,变身为微晶球产品,资源变废成宝。据公司车间主任沙峰介绍,产品投入试生产便收到各地订单,综合项目年创利税超千万元。
自觉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内蒙古众多企业已经探索并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日前,内蒙古塞飞亚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被确定为绿色工厂,巴彦淖尔五原工业园区、包头金山工业园区、包头九原工业园区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园区被确定为绿色园区。
让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美底色,全区上下戮力同心保生态、促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以绿色矿山建设为“点”,以绿色示范园区为“面”,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全域绿色矿山、绿色园区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目前,全区已建成458座绿色矿山。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67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391座。仅2020年,自治区就有15座矿山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单,内蒙古赤北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从满目疮痍到满山花海,通过矿山复绿、牧草播种等实现生态修复,重塑矿山形象,推动绿色发展,内蒙古不遗余力。
锡林郭勒盟近年来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绿色矿山建设,逐步建立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机制、考核问责机制及资金管理机制。2014年以来,全盟累计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24.23亿元,完成治理面积145.23平方公里;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56座(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8座);累计投入历史遗留废弃采坑治理资金5.85亿元,完成治理面积59.46平方公里。
通辽市突出抓好霍林郭勒市和扎鲁特旗一体化绿色矿山示范区建设,建立绿色矿山建设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拓展矿山环境治理多元化投资渠道,健全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优惠政策措施,加强绿色矿山建设与环境治理宣传教育,“五指发力”推动矿山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
乌海市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围绕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和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堵点,就如何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如何正确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等出谋划策。
不论是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建设,还是绿色园区建设,都是内蒙古推动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内蒙古超额完成“十三五”去产能任务。近五年的新增电力装机中,风电、
光伏等绿色新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十三五”以来,内蒙古集中建成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格局逐步形成。仅2019年,全区生态产品价值(GEP)4.48万亿元,是同期GDP的2.6倍,比2015年增长13.8%。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锡林郭勒7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全国最大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地乌兰察布,通辽“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绿色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十三五”以来,全区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接下来,如何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推进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推进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推进准格尔-东胜、赤峰市北部、扎赉诺尔-伊敏等自治区绿色矿山示范区建设。
“‘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远的发展中,企业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在自主创新、资源利用和新能源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方面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李槟全亮出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牌”。
原标题:以绿为媒:内蒙古经济转型的牌子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