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山东省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展望“十四五”发布会,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传军,威海市无线电监测中心主任张军华,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令勇,威海市水务局三级调研员岳翠霞介绍“十四五”时期威海基础设施领域情况。
“十四五”时期,威海市重点围绕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领域,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立体衔接、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
1小时通勤圈
推动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市域(郊)铁路三网融合。推进莱荣高铁建成运营,争取青荣城际铁路提速,完工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完工威海港进港线电气化改造,打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
莱荣高铁明年6月完成架梁,明年12月底完成无砟轨道施工,2023年5月底完成铺轨,2023年6月联调联试,力争2023年12月前全线建成通车。
计划建设G18荣乌高速文登至双岛湾科技城段,项目经汪疃、初村,全长约32公里,估算投资约60亿元。加快乳山口大桥建设及域内多条国省干线道路升级改造,到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1120公里。
加快威海新机场建设。目前新机场场址已获批复,出具了项目预可研报告行业审查意见,航站楼方案设计等工作压茬推进。十四五期间确保尽早开工建设,尽快投用;提升大水泊机场航空服务能力,到2025年国内外航线达到40条以上。
全市县市区全部通达高速铁路,高铁覆盖率100%,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5公里。构建以威海湾港区、南海港区为主体,以石岛港区、乳山口港区等为补充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到“十四五”期末,威海市区至县市区形成“1小时通勤圈”,县市区间及与所辖乡镇(街道)形成“1小时经济圈”、胶东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以及省内、国内及日韩“3小时交通圈”
水利方面
推进实施一批新建水源、水系连通、供排水等重点水务工程,解决干旱水患矛盾,实现市域中线“河河、河库”贯通。
完善供水保障体系,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完成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建设,论证实施长会口水库工程。
加强市域水系连通网络化,重点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母猪河地下水库—米山水库连通,实现市域中线“河河、河库”贯通。重点对黄垒河、母猪河等9条河流的18个重点河段进行治理,治理河长110公里。
规划实施苘山净水厂二期等3座净水厂和2座净水厂深度处理工程,重点推进华能电厂海水淡化、威海热电集团中水深度处理项目。
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
高效清洁能源
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全市装机达到50%,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将天然气定位为过渡能源,加快推进LNG接收站前期工作,继续做好政府储气能力保障建设,补齐天然气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稳步推动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有序增长。实施煤电低质低效产能退出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华能余热利用建设,持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信息基础设施
紧抓国家加快新基建建设机遇,筛选储备实施一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脸识别、5G等项目。
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和组网服务,发展一批5G示范应用场景,实现城市建成区、镇驻地及村庄、交通枢纽、学校医院、赛事场馆5G网络连续覆盖。
到2025年底,全市建设5G基站12000座以上,建成5G示范场景60个左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深化5G与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基于5G通信的基础元器件及关键材料、智能终端设备等产业,鼓励支持宏安集团、泓淋电力、捷讯通信等企业参与5G相关标准制定与产品研发。
原标题:威海“十四五”期间路水信息能源基建路线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