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我国电力去碳化、清洁化进程将再次提速,储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发展也将迈入“快车道”。业界各企业都在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抢占市场先机,争取做大做强,助力储能产业迈向下一个五年。
近日,由上海嘉定工业区、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储能领跑者联盟协办的“2021中国储能发展高峰论坛暨企业家年会”在上海嘉定圆满落幕。本篇文章以会议圆桌对话内容为基础进行梳理,与各位同仁共飨。
众所周知,铁路、地铁、电网、石油等都是国家直接垄断的,由国家直接控股的公司进行标准化管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宏观和微观的调整。由国家管理,一定程度上会解决行业的某些问题,辅以相关政策,可以开辟不错的商业模式。若由国家成立一家储能公司,能否解决当前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标准体系以及工程应用的困境?
观点一:从储能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肯定希望有这样一个公司。储能公司的设想其实与共享电站的理念较相似,有可行性,但阻力会很大,因为如同其他共享经济,共享储能实际是把之前在一个点的储能资源,释放给整个电力系统,获取更大空间的收益。常规储能是1对1的专属服务,往往效益不佳。为了提高效益,开展1对N的模式,服务对象增多,这就是共享储能。以青海共享储能试点为例,参与主体为50MW/100MWh的1个储能电站和2个光伏电站,在光伏电站的发电高峰时段,利用储能电站存储部分弃光量;低谷时段,储能电站向系统释放电能;但实操时,还是更为复杂。因为储能涉及多个主体,电网、电源、用户等,那就需要协调多主体的政策,落地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国家成立储能公司,可以引导解决相关问题,还是值得关注的。
观点二:目前储能不是一个独立产品,而是附加产品,附加给电网,及一系列的应用场景。如果国家成立了储能公司,其实不应与国网南网比较,可能与铁塔公司更接近。一个电信塔,可以装移动、电信和联通,当成立了国家储能公司,再建一个集中式的储能电站,服务于整个片区内所有的新能源,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发挥调峰调频、黑启动、无功支持等作用。这种模式可行,重点是提供了这么多的电力服务,能获取怎样的收益?所以如果成立国家储能公司,最好是在整个储能的商业模式或者利益的分配上提前做好规划,否则仅仅成立一个公司,意义也不是很大。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可以用以始为终的眼光去看待,近年来,国家出台多方利好政策,市场环境不错,储能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各大企业抢跑储能赛道。不禁有人思考,储能发展最终的竞争格局会是如何?
无论哪一行业,最终都会成为个位数的竞争。行业内也一直在讨论对储能系统产品的定位,比如大家争议的三元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或是液流电池好?其实在不断争议的过程中,储能才会有不断地碰撞,最终形成储能企业的生存法则,能否生存则取决于输出的产品,最终还是会落到产品的竞争上。
储能有足够多的应用场景提供给大家,企业有的擅长做微电网,小储能;有的户用储能做的更好;还有的企业偏向做大容量的电站型储能。专家预测在未来,储能的一些细分领域会出现发展巨头。但是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有基因,所以企业要在全产业链中都做的很好,这种可能性很小,不会所有方面都可以理解的透彻。
鉴于储能本身的特点,以史为鉴,储能经常与光伏对比。其实储能和光伏不同,因为光伏产品相对集中,而储能产品应用比较广泛。这么多年来,光伏没有局限于哪一种技术路线或产品路线,那储能更不可能集中在某个方面。储能的应用场景比较广泛,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很难说储能未来会按一条路或者两三条路发展。储能的不同厂家,有不同的特点,有各自的市场资源,最终储能的发展将是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核心路线还是降低储能成本,降低度电成本,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最终拼的就是产品的研发、质量以及企业整体的实力。
其实无论是讨论成立储能公司,还是预测储能未来竞争格局,无一不显示了储能在推动绿色能源能源革命中的作用,反映了目前储能市场的热度。会议上各位专家各抒己见,指点储能江山,足以看出大家对储能行业的热忱和真挚。我们期待与各位同仁见证储能事业的发展!
原标题:未来会出现国家储能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