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踏入新能源汽车洪流:董明珠赌储能,雷军造新车
日期:2021-09-0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zhaoruya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董明珠和雷军又坐上了“赌桌”。不过,这次“赌”的不是业绩,而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上周,格力电器和小米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业。格力电器在8月31日发布公告称,以18.28亿元竞拍获得银隆新能源30.47%的控股权,后者是国内新能源客车的主要供应商之一。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将自己所持银隆17.46%股权的投票权委托给格力电器,格力电器从而合计持有银隆47.93%的表决权,银隆由此成为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回想五年前格力电器曾计划以130亿元全资收购银隆遇阻,业界惊呼“董明珠造车一去不回头”。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为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部门招聘人才,表示要打造米粉朋友们喜爱的智能电动汽车、建设更加美好的智能生活生态。

八年前,董明珠与雷军的“十亿赌约”曾赚足眼球,他们于2013年年底公开对赌五年内格力与小米的营收谁更大,结果2018年格力以1980亿元营收略高于小米1749亿元的营收而“险胜”。如今,他们又同时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赛场,未来谁能胜出?

格力首先向银隆储能业务“下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7.8万辆,同比增长2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正吸引各路人马纷纷加入。

不过,董明珠与雷军“造车”的思路并不一样。格力电器收购银隆之后,首先会重点发展储能业务,而小米一开始就重点押注智能汽车。对于以手机起家的小米来讲,必然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品,布局后手机时代的新产品。造车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被人们关注并且被人们追捧的新风口。

选择控股新能源车企,成为银隆第一大股东的格力电器的造车节奏看似更快些,但银隆现状并不令人省心。2020年,银隆亏损6.88亿元,2021年1~7月继续亏损7.63亿元。格力将如何处置银隆的资产,成为业界关注要点。格力电器投资者热线9月1日向记者表示,收购银隆基于双方有多个协同空间,包括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精密模具、新能源等。而格力在8月31日发布收购银隆的公告中谈及银隆的优势时,也把储能放到第一位。

事实上,董明珠对银隆“一见钟情”,也是缘于银隆的储能电池和技术,可以与格力的光伏空调搭配,形成家庭能源互联网,支撑格力“零碳”智能家居业务的发展。

银隆的核心技术钛酸锂电池,有充电快、安全、寿命长等特点,不仅适用于新能源客车,未来还适用于家用智能电器。最近,银隆已推出了用于电动自行车的钛酸锂电池。

目前格力电器在空调和家电业务的竞争中,处境有一点被动。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营收和净利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但仍没恢复到新冠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而其主要的竞争对手美的集团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已超过了2019年上半年。美的集团除了空调,还有冰箱、洗衣机等大白电和小家电业务,以及机器人等新兴业务。更关键的是,格力空调以前曾甩开美的空调“一条街”,现在两者难分上下。

收购银隆是格力扭转被动局面的一个契机。随着5G通信商用普及,智能家居快速发展,而节能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重要诉求,有了银隆储能电池和技术的支持,格力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就可以在节能上形成差异化优势。而格力一直发展缓慢的冰箱洗衣机、生活小家电等多元化的家电产品,也可以拥有差异化的卖点。因此,格力电器投资者热线在谈及与银隆协同时,第一个就提到“储能相关的电器产品”。

现在家用电器使用公共电网的电流模式,与未来使用太阳能储能的电流模式并不相同,因此,格力还在大力发展与之匹配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和行业标准。

格力电器牵头承建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举办了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全直流分委会成立大会,并参与起草《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阻抗扫频装置技术规范》的团体标准,其在新能源低压直流技术领域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助力格力空调、智能家居形成差异化的卖点和核心竞争力,银隆的储能电池业务本身还能成为格力电器营收的新增长点。

银隆拥有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生产线40余条,电池板块总体实际产能约18.31GWh/年,其中钛酸锂电池实际产能2.85GWh/年。起点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应用于电力电网、工业储能、家庭储能和通信储能等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出货量为167.5GWh。可以预见,未来银隆钛酸锂电池的产能还会继续扩大,应用的领域会不断延伸,还有可能涉足氢燃料电池。

格力新能源车先商用再家用

而格力收购银隆之后,除了发展储能业务之外,也加速跨界进入热火朝天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其先巩固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业务,再择机看是否进入新能源家用轿车市场。这与小米汽车一开始就瞄准家用市场是不同的。

一位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银隆现有业务主要是锂电池和新能源客车。锂电池在智能家居方面有广泛应用,可以与格力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新能源客车是一个面向B端客户的市场,客户群体比较成熟稳定,未来想象空间不大。

“外界以为格力会像小米一样制造新能源乘用车,但是格力的新能源车是新能源客车不是乘用车。在新能源客车板块,银隆的业务体系已经很成熟,格力除了利用自身的资源在B端客户上给予银隆一定支持,能够做的其实有限,也不需要格力投入大量资金。”这位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格力要实现未来年营收6000亿元目标,就必须要切入乘用车市场。若后期格力利用银隆切入乘用车市场,则遇到的挑战会非常大。

从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看,格力拿下银隆之后,首先做大电池等储能业务,其次做大新能源客车业务,并以此孵化格力的智能装备、汽车空调等To B业务。

即便如此,银隆并不会一下子给格力电器带来很大的营收增量。2020年格力电器收入1682亿元,银隆收入43.3亿元。

董明珠曾在2019年赢了与雷军的“十亿赌约”之后,在当年格力临时股东大会上说,格力电器拟五年内实现6000亿元的营收。按此推算,格力未来三年内将要实现三倍的营收。粗略估算,仅凭空调和家电业务很难实现目标,即便加上银隆的储能电池、新能源客车业务,也很难到6000亿元,格力借银隆切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可能将是实现6000亿元的关键一着。

但是,格力会遇到很多挑战。上述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认为:第一,造车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格力是否有这么多资金持续投入,值得商榷。事实上,随着渠道变革推进,缩短销售层级,直面消费者,弱化经销商淡季打款模式,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7亿元,同比减少34.39%,主要是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增加所致;其次,造车需要大量的专业团队,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人才非常紧缺,小米在造车团队组建方面目前进展也比较缓慢,格力在短期内也很难聚集这么大的造车团队;第三,现在市场上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出现,正在逐步打造行业护城河,即使董明珠涉足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产品大规模上市最少需要3~5年的时间,此时产品上市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空前巨大。

“此外,格力几次大的跨界并不算成功,无论半导体还是智能手机。”上述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说,格力目前业务仍然集中在家电领域,2021年上半年空调业务销售收入占比高达73.79%,近几年的多元化转型并不顺利。格力利用好银隆锂电池板块产品,围绕智能家居领域做更多的业务深挖,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市场战略。 

原标题:踏入新能源汽车洪流:董明珠赌储能,雷军造新车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第一财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