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BAPV 具备多重优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是光伏与建筑的深度融合。相对于传统BAPV 光伏电站应用形式的单一,BIPV 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美观化;可用于BIPV 屋顶、BIPV 幕墙、BIPV 遮阳、BIPV 温室、室外光伏、光伏场馆等场景。BIPV的主要线路是晶硅和薄膜。薄膜组件户外性能明显优于当前的晶硅技术,在BIPV 应用中能够发挥优势。相比于BAPV,BIPV 在经济性、建筑外观、设计寿命、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施工难度和速度、屋面运营维护等领域具备优势。
▲ 使用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的青海国投广场光伏幕墙
二、碳中和大背景下,BIPV 重要性凸显
碳中和主基调下,绿色建筑承载节能减排重任。绿色建筑作是节能减排重要方式。国内绿色建筑自2006 年起步,2019 年新增绿色建筑占总新增建筑比重升至65%,住建部提出2022 年该比重将达70%。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月8 日消息,住建部等15 部门发布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相继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三、国内外政策密集落地,BIPV 发展趋势明确
国内外政策密集落地,支持建筑节能发展。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建筑发展目标。美国提出2030 年达到净零能耗。日本提出2030 年建筑节能路线图。欧洲国家:英国提出2019 年公共建筑达到零碳,德国提出2020 年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丹麦提出2020 年后居住建筑全年冷热需求降至20kWh/平。国家出台整县推进屋顶光伏政策,各地响应“整县推进”政策。
存量、增量建筑均有较大BIPV 发展潜力。BIPV 是光伏发电与建筑的深层次融合,形成建筑为主,光伏赋能的格局。根据测算,当前我国光电建筑应用面积占既有建筑的比例仅约1%,渗透率较低,且以工商业屋顶应用为主,未来成长空间巨大。BIPV 市场容量巨大,存量建筑可安装面积100 亿平方米、增量建筑可安装面积1.2 亿平方米/年。
▲ 加油站光伏采光顶
经济性凸显,从工商业屋顶向居民住宅推进、从增量到存量。2021 年6 月3 日于上海SNEC 展上,众多光伏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的BIPV 产品,项目收益率较高。目前国内BIPV 主要应用于新建工商业屋顶。根据测算,相比之下,BIPV 较BAPV 更具经济性,可节约材料164 元/平。成本考量使工商业建筑率先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行业标准完善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BIPV 行业的标准多集中于建筑行业,对于光伏方面的标准较少。BIPV 本质上是建材,但又与建材有区别,因此需要一整套全新的行业标准来对产品技术做出相关规定。BIPV 是光伏对建筑的赋能,以建材属性为主,发电属性为辅,性能指标往往高于普通光伏系统,BIPV 产品供应链配套往往先需获得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等相关认证。
组件价格下降,分时电价政策、储能系统逐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储能系统的大力发展都有助于BIPV 的快速普及。分时电价机制是基于电能时间价值设计的,是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政策引导用电端习惯改变,提升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加速储能发展以及火电灵活性改造。分时电价政策有望进一步向发电端传导,综合电价存提升空间。
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推动政策、标准体系建设。2020 年10 月26 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光伏产业与建筑业的合作拉开帷幕。这对推动建立有利于光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打通行业壁垒,加快光伏与建筑行业系统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原标题:建筑、光伏深度融合 BIPV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