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市将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大容量储能技术应用、智能化输电通道建设及氢能产业等诸多方面齐发力,为绿色能源发展 “赋能”,抢占绿色能源发展 “制高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作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更加明确了我市强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路径和目标,全市上下将以崭新的姿态,稳步行进在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的大路上,为张家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绿色动能。
“坐稳” 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驱车行驶在草原天路上, 远山风机似白色森林,蔚为壮观,近处光伏发电板像蓝色海洋,熠熠生辉,风机与光伏板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
位于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的张家口, 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获批以来, 我市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 依托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 出台了 《新型能源产业规划》 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产业 “巨头” 布局张家口,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进入了高速发展新阶段, 荣获13项国际国内 “第一”。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目前我市落地风光发电企业104家、 装备制造企业23家, 装机规模4年来由1060万千瓦增长到2063万千瓦, 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而如何 “坐稳” 这个位置, 继续擦亮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这个 “金字招牌”, 需要持续为可再生能源开发注入 “新动能”。
对此, 政府工作报告也绘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 未来五年, 实施规模化开发, 扎实推进千万千瓦级智慧风电基地、 百万千瓦级老旧风场改造升级、 千万千瓦级 “光伏+” 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 力争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
宏伟的目标, 期待高度自觉的行动去实践。市政协委员, 市能源局党组书记、 局长任晓伟表示,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 市能源局将积极做好可再生能源项目督导协调、 项目申报和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示范项目、中智天工大型平价风电光伏发电综合利用 (制氢) 示范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碳中和等重点示范项目建设, 谋划实施千万千瓦级草光互补示范基地、 蔚县电厂送出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基地、 山体修复示范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 力争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00万千瓦。
“储输” 结合破解“卡脖儿” 难题
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最主要的 “卡脖儿”问题, 可再生能源输送能力不足已成为国内本领域的发展瓶颈。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我市提前布局、 先行先试, “大容量储能” 与 “智能化输送” 实现 “两手抓”, 抢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高地”。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提升, 如何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 消纳? 储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 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使绿电平稳输出。”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 “发展大容量储能” 这一话题, 市政协委员、 市安智科为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振阳表示, “十四五” 期间, 公司将重点推动储能板块业务, 以优质产品、 雄厚技术服务于新能源行业,争创同行业的领先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我市还将积极谋划百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储能工程,实施好抽水蓄能电站、压缩空气储能及 “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力争2025年储能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事实上,我市已经在储能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目前,沽源奥运风光城、张北风光热储输多能互补等多个包含储能单元的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尚义抽水蓄能电站、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3.7万千瓦储能电站即将开工。
“目前, 我市风电装机总量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需进一步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化输电示范项目,着力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智能化输电通道, 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市政协委员、 张家口供电公司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工会主席张忠民表示, 目前, 借助现有智能化输送通道,已实现张家口绿电送北京、 送雄安, 并保障冬奥场馆实现100%绿电供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对智能化输送通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谋划建设第二条1000千伏特高压外送通道, 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工程, 持续推进变电站、储能站、 数据中心 “三站合一”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对于这一话题, 国网冀北工程管理公司总经理王文东表示, 公司将借鉴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张北至雄安新区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全力以赴推动张家口第二条特高压建设,为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担当、 服务张家口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 我市将促进高比例应用,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45%以上。
打造“全产业链” 向氢能产业示范城市迈进
8月17日, 全省首座正式商业化运营的固定加氢站———纬三路加氢站投入运营, 可满足15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的氢燃料供给……近几年, 我市加速构建氢能全产业链, 氢能产业尤其是氢燃料公交的推广, 使 “氢能” 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提起, 社会各界对未来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十分关注并充满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氢能产业发展明确了具体方向, 围绕创建国家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创新中心、 坝上地区氢能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力争2025年氢能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市能源局新能源科科长任婧说,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市需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加快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出台利好政策, 支持推动氢能示范项目落地, 并依托绿电优势, 打造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氢能装备产业链, 实现 “可再生能源+氢能”产业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我市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已走在全国前列。 建成国内第一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 投运全国第一条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半自动化生产线; 启用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数据采集和监测中心; 运营30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为全国氢燃料公交车运营最多最好的城市;以亿华通氢燃料发动机制造为代表的氢能全产业链初步形成。2020年, 我市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 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做法被写入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 桥东区将继续把氢能经济摆在首位, 强化规划引领、 项目带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应用示范,举全区之力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构建 ‘政策生态、产业生态、 服务生态’ 三大氢能生态体系, 优化氢气生产区、 装备制造区、 商务服务区, 技术研发创新中心‘三区一中心’氢能产业布局。紧紧围绕发展氢能经济,加快推动 ‘1+N’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完善制氢、加氢、装备制造、整车制造、研发、应用、消费等多领域上下游产业链条,走好氢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市人大代表、桥东区委书记冯祥利表示。
原标题:为绿色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