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万物皆“碳”的时代。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深刻影响着各种行业的发展、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上午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据悉,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此次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开启将有望带来“千亿级”市场,也将引导更多民营企业,走向低碳环保的康庄大道。
千亿碳交易市场开启
碳交易市场,就是通过碳排放权的交易达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即,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做商品来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这是我国继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后,向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的重要一步。此次选择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突破口,后续将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根据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期会从2020年的49元/吨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或将达到2840亿元。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构建成熟完善的碳市场,是“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的实现路径。随着发电行业被纳入碳市场,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或将全部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
风力光伏发电民企居多
面对千亿级碳市场,又有哪些民企可以乘势而上,得到更多的实惠呢?“前期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多以电力企业为主,而传统电力企业当中民营企业的数量相对偏少,民营企业在新能源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比较多。”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会有更多的民企甚至是个人主体,积极参与碳市场的交易行为。碳核查范围的加大,使得其他几个行业参与交易主体增多。经济高速发展和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都会促进碳市场交易量的增加。”
他进一步表示,碳市场初期交易量不高,说明我国碳指标配额分配机制较为合理,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实际运行模式和发展趋势。“如果一开始就交易量火爆,碳资产被贱卖或者炒作成份的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如果从碳市场一开始就有企业或碳排主体非常缺乏碳指标额度,迫切需要从市场购买碳指标,从而没有给出碳减排企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时间与空间,这种‘被动式’发展模式显然不是国家设立碳交易市场的初衷和目的。”
随着各企业和减排主体自身的发展和经营的需要,“自力更生、自我革新”的减排努力积极性会得到提高,从而努力实施各种减排措施和方案。去碳交易市场购买碳指标,用于扩大经营或者弥补缺口,会使得企业和减排主体的利润考核指标就会受到影响,更加刺激下一步的努力减排行动。“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思路和眼光来看待这个碳市场的发展,让它发挥出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调整的‘优化器或调节器’的作用,减排主体都有压力,但绝不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应成为发展的负担和障碍。”
独立经济学家、中企资本联盟主席杜猛认为,尽管有些民企会因为碳交易增加负担,但是另一些民企会因为碳交易而获取利益。从长远来看,总体成本是下降,这种平衡状态需要时间。“碳市场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最终能够实现企业在碳市场发展中的健康发展。”
走向提质增速低碳之路
此次碳交易市场全面开启,给深耕绿色环保的企业带来更多的“实惠”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民营企业走向低碳之路。
以光伏企业英利集团为例。英利集团深耕光伏领域多年,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光伏发电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清洁的光伏电力,还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据测算,企业建设1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可以开发出约1.1万吨以上CCER,以2020年CCER交易价,每年可在正常的光伏收益外增加碳交易收入33万元,到2030年同等规模电站的碳交易收益可达170万元左右。
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是一家“互联网+环保”类型的循环经济企业,通过提高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渗透率,为更多的消费电子产品延长使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万物新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万物新生全平台成交的二手商品达2360万台,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其中手机约占七成。未来,万物新生(爱回收)将通过进一步落实“以二手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型公司”的发展战略,提高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渗透率,为更多的消费电子产品延长使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之下,低碳消费成为新风尚,“绿色消费、二手消费”的生活方式更受欢迎。万物新生(爱回收)的商业实践本身,就是秉持循环经济的绿色理念,不断深入探索电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平台资源管理优化,努力减小产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逐步践行企业愿景,同时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对于减少碳排放,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也做了不少尝试。天赐材料近年来加强环境保护,不断升级改造工艺技术,力求减少污染排放,朝着绿色化学方向努力;积极加大纵向发展公司锂电材料的相关业务,最终形成新能源材料的循环的闭环;信息方面,公司严格遵守各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然后进行披露,同时公司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相关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渗透率较低,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新能源领域有望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能源互联网成长空间巨大。企业也在内部形成碳减排的闭环,加速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为碳中和做出贡献。”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平安低碳经济混合基金经理李化松称。
原标题:千亿碳交易市场开启 民企走向低碳环保之路是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