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投资成本、开发周期、应用场景等维度考量,光伏投资更是烈火烹油。由此,明阳、金风、龙源电力……风电军团开始密集“挥师”光伏,成为新兴巨头势力。
风电军团来袭
从2021年起,我国风电、光伏彻底告别补贴开始进入大规模平价上网新征程。以风电“中心”三北为例,据悉目前陆上风电场的单位千瓦造价约5000~6000元,而海上风电场的单位千瓦造价更是高达15000-20000元。就光伏投资成本而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版)》显示,地面光伏电站初始全投资成本约3.99元/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约3.38元/W。
成本优势之外,开发周期短、应用场景广等诸多优势开始让光伏迅速成为风电投资企业的押宝“赛道”。这从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比例便可见一斑。
作为风电开发容量前十企业,从上图可以看出,五大发电集团中,风电累计装机均超过光伏。不过,可以看到的是,除光伏“巨无霸”国家电投外,大唐、国家能源集团、华能、华电纷纷开始发力光伏。
截至2020年底,大唐光伏累计装机达4.29GW,较2019年末增长3倍;华能、华电的2020年光伏累计装机较2019年均增长1.5倍以上;国家能源集团则在“十四五”规划中充分展现了光伏雄心,提出2020-2025年计划新增光伏25~30GW,其中“风电一哥”龙源电力一马当先,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装机30GW,其中光伏19GW。
此外,闽东电力,福建宁德市目前唯一的国有上市企业,此前以水电、风电开发为主,而从今年开始密集布局光伏。早在今年5月,闽东电力便与宁德周宁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周宁县域内开展集中式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建设工作;7月,闽东电力通报,与福建屏南、周宁、拓荣、古田4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当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发。
风电整机制造商金风科技6月20日公告,与三峡新能源、阳光新能源等成立合资平台公司,主营储能、风电、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金风科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对光伏发电领域始终积极关注。
事实上,风电企业加码光伏也不仅仅局限于电站开发,更是杀向光伏制造领域。同为风电整机制造商,明阳智能于5月12日公告,拟投资30亿元建5GW光伏高效电池和5GW光伏高效组件项目,技术路线为异质结。根据规划,2021年完成一期1GW电池+1GW组件产线建设;2022年完成二期在一期基础上扩充至年产2GW电池+2GW组件产线建设;2025年前完成三期新建年产3GW电池+3GW组件产线建设。
风光等一体化项目将成主流
风电军团“挥师”光伏,除了光伏自身的经济吸引力外,顺应能源结构调整或是大势所趋。
配套“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部署未来能源领域重点工作时指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如何解决风、光等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特性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
当然,庞大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除了电网端的使能外,电源端的自适应至关重要。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也下发文件,指导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风光火储、风光水储、风光储,通过各类能源协调互补,提升电力质量和效率,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根本之道。也有投资者评论:“新型电力系统下,用户端并不在意到底是风电还是光伏,风光等业务合体或将成为更多开发企业的主流选择。”
此前,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在《新能源“跑马圈地”加速:超193GW项目签订,华能、深圳金钒、国家能源集团领衔》一文中曾统计了1~7月市场上签订的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签约项目总规模超过193GW,投资总额超过6570.65亿元,其中风光等一体化项目50个总规模超134GW,一体化项目的碾压之势可见一斑。
可以看出,风光等一体化项目多以GW级规模起步,此外联合投资模式渐起,风、光、储企业“抱团”。
当然,风、光之间也并不是单向流动,光伏企业也积极“结盟”风电企业。如上述阳光电源与金风科技、三峡新能源等注资5亿成立合资公司,集结光伏、风电、储能龙头之力开展新能源开发。此外,5月28日,单晶龙头隆基股份与明阳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风光储氢一体化”“源网荷一体化”,即“两个一体化”方向共同推进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高效应用,“风光同辉”之势风起泉涌。
原标题:风电军团“挥师”光伏 超134GW风光一体化项目重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