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2度电,就有1度来自清洁能源。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西水力、风力、光伏、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总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全额消纳水电、光电、风电、生物质电和核电,累计超过488.8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占比近48%。
亮眼数据背后,广西如何克服长期性电力供应紧张和阶段性消纳困难的双重压力,做到“零弃水、零弃风、零弃光”?面对“风光”加速发展,如何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代化电网?
“厘米级”精益调度“备仓储粮”
“广西今年清洁能源消纳形势更严峻、更复杂。在天气变化、用电需求、供电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长期性电力供应紧张和阶段性消纳困难双重矛盾尤为凸显。”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广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科高级经理唐健表示。
每一次降雨都是危与机的“双刃剑”,考验着科学调度、精益调度的能力和水平。进入6月主汛期,广西各流域先后出现多次强降雨,广西电网密切跟踪天气及流域来水变化,通过“厘米级”精益调度,实现下游岩滩、大化、乐滩等水量利用率达100%,真正做到了“滴水不漏”。同时,实现自2014年以来红水河流域首次“零溢流”,增加蓄能、多发水电累积16亿千瓦时,为夏季电力高峰时段平稳有序供应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夏季用电高峰“备仓储粮”,在四号台风“小熊”突袭前夕,广西电网迅速反应、科学研判台风影响和端午假期负荷等因素,采用灵活调整水库运用计划、优化区内区外电力调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短短3天里完成龙滩、天一等红水河梯级流域存蓄电量1.7亿千瓦时,相当于新建了一座百万级千瓦的“抽蓄电站”。
唐健说,这样的“抽蓄电站”在短时间内可形成120万千瓦发电能力,可连续10天运行14小时“补位”高峰时段供电紧张。
大数据精准助力“风光公路”
广西新能源资源禀赋将迎来“风光”加速发展期。截至今年6月,广西清洁能源“风光”装机容量双增长,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692.1万千瓦、239.2万千瓦,同比增长100.5%、44.9%。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存在靠天吃饭的特性,而用户用电需要安全稳定可靠,这两者要做到无缝衔接,亟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更好地消纳新能源。”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运营监控中心)副总经理文香军说。
为全力支撑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主动适应能源结构转型,新建、扩建清洁能源输送“高速公路”。据了解,今年将在南宁、防城港等地新建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另外,继续挖掘大数据潜力,创新搭建新能源调度综合管理平台,目前已实现112个新能源电站运行异常预警、消纳评估等功能,使新能源调度、管理可视化和规范化。
分布式储能优化用能模式
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电力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和综合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支撑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注重电力系统源、网、荷的互动协调,引导发展储能技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为低碳发展寻求解决方案。日前,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自主研发的广西首个基于智能用电管理的需求侧分布式储能示范工程——面向冷链物流用户的分布式储能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广西南宁加快建设。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储能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加上今年电力供应趋于紧张的形势,储能技术成为了用电大户的最佳选择之一。据该项目负责人、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计划发展专责林巾琳介绍,冷链物流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储能技术优化用户用能模式,可切实为用户节电省钱。
“今年6月,广西出台第一版峰谷电价,发布冷链物流电价等政策,在峰谷电价差驱动下,将会积极推动储能技术在广西创新发展。”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产业发展部高级经理林锐表示。
原标题:激活“绿电”消纳 广西如何做到“零弃水、零弃风、零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