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的牛市还在持续。
今年2月8日,同花顺光伏概念指数一度下探至1752点,来到近半年的低点,此后,整个光伏板块“否极泰来”,踏进上升通道,截至8月6日收盘,报2714.67点,区间涨幅超过50%。
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6日收盘,A股两市已出现十家市值越过千亿元大关的光伏上市公司,分别为隆基股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大全能源、福斯特、正泰电器、福莱特、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上述1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合计达到1.80万亿元。
此外,6月28日,另有两大光伏巨头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日递交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
光伏产业链,成为近期A股最火的赛道之一。
十年间两度受挫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早。2005年到2013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年装机量从不到1GW上升到了30GW,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以上,在这期间,中国光伏企业抓住欧美政府对光伏产业予以补贴的政策,抢占欧美市场,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不过,我国光伏产业此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11年11月份,美国对中国产光伏电池启动“双反”调查,并于2012年10月份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反补贴终裁,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2013年6月份,欧盟宣布将从当年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前两个月的税率为11.8%,此后将升至47.6%。
彼时曾有报道指出,欧盟一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大批企业将有破产之忧,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严重冲击。
另有媒体引用的中国商务部资料报道称,欧洲在当时是全球光伏产品的最大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盟出口金额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据该文章称,彼时,中国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和生产设备也来自欧洲。
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需求端、原料端两头在外,一度成为制约中国光伏行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光伏协会官网的一篇文章显示,在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光伏行业征收高幅度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后,中国光伏产业面临10年来的最大困境;2013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行业基本面开始好转,随即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光伏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迅速飙升。
我国光伏产业经历的第二次考验是在2018年。当年6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暂停普通光伏电站建设、降低补贴标准、降低上网电价。
2018年6月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等公司的股价单月跌超40%,隆基股份跌超30%,福斯特下跌28.18%,中环股份、正泰电器跌超15%。
大全能源的招股书显示,受政策变动影响,2018年,我国光伏应用市场需求减缓,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为44.26GW,较上年降低16.6%。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为30.11GW,同比再次减少31.97%。
直到2020年,我国光伏产业才实现了反弹。有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指出,2020年全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达48.2GW,创历史第二新高,同比增长60%。此外,全年的多晶硅产量达39.2万吨,同比增长14.6%,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硅片产量达161.3GW,同比增长19.8%;太阳电池产量达134.8GW,同比增长22.2%;光伏组件产量达124.6GW,同比增长26.4%,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
行业集中度景气度双双提高
根据同花顺iFinD产业链中心,光伏产业链上游为硅料的生产,硅片的制造;中游包括光伏电池,光伏组件以及逆变电器等环节;下游为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发电。
在前述的10家市值达到千亿元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隆基股份为光伏硅片、组件的双料巨头,市值也最高,达4975亿元;阳光电源主要布局逆变器、下游电站环节;通威股份布局电池、硅料环节;中环股份主营硅片;大全能源主营硅料。
其余,福斯特为EVA胶膜公司,EVA胶膜是光伏电池组件封装的专用材料;正泰电器布局有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福莱特供应光伏玻璃;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主营光伏组件,天合光能另有光伏电站业务。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在上述10家市值达到千亿元的光伏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最快的是晶澳科技,其次为隆基股份,两家公司均布局有组件业务;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速最快的同样也是晶澳科技,其次为光伏玻璃公司福莱特。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光伏产业的集中度大幅提升。天合光能的年报显示,2020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这4个环节,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企业的市占率之和均有了提高,其中,多晶硅料环节从2019年的69.30%提升至87.5%,硅片环节从72.80%提升至88.1%,电池片环节从37.90%提升至53.2%,组件环节从42.80%提升至55.1%。
一方面是产业龙头的强者恒强,另一方面,光伏产业的需求景气度也在走高。
光伏产业的最上游为硅料。申港证券的研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硅料名义产能70万吨,中国国内产能达51万吨,其中,通威股份名义产能9万吨,大全能源名义产能7万吨,港股上市的保利协鑫能源、新特能源产能分别为10.8万吨、7.2万吨。
有行业人士曾指出,硅料在光伏产业链中处于最上游,同时也是目前产业链中利润空间最大的一环。银柿财经记者发现,2020年,硅料企业大全能源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0家千亿光伏公司中均位列第一,毛利率位列第二,仅次于福莱特。
去年全年,通威股份的高纯晶硅及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39亿元,毛利率达到34.70%,远高于其主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业务14.54%的毛利率。
目前,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头部的光伏产业上市公司实现了业绩、市值的双增长。展望未来,光伏产业仍大有可为。西部证券在8月3日的研报中指出,“碳中和”“碳达峰”带来的利好政策将会极大刺激市场需求,光伏板块长期成长趋势明显。
信达证券亦表示,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产品之一。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中心,从装机容量来看,我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在世界占比不断攀升,2020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达253.8GW,占全球装机容量的36%,占比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光伏的度电成本持续下降。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中性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从2020年的130GW增长到2025年的30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从2020年的48.2GW增长到2025年的100GW。
原标题:解析光伏产业:十年两度受挫,催生十家千亿元级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