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插混还能算作新能源汽车吗?
日期:2021-07-2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zhuzeli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下简称PHEV)兼有发动机和动力电池两种动力源,被国家列入新能源汽车行列,享受消费补贴政策的好处。直到目前,在各种形式的新能源汽车中,它的续驶里程最长,售价也和纯电动车(以下简称BEV)差不多,按理说应该比BEV卖得好。然而,现实却打了它的脸,其市场处境一直很尴尬,销量总是上不去,属于不受待见的新能源汽车之一。远的不说,单说今年上半年,国内总共销售了12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但PHEV只卖出约20万辆,尽管其同比增速也在加快。

更关键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它的碳排放量其实还不小。从这个角度看,将其列入新能源汽车范畴有点勉强。

7月15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报告(2021)》,笔者看了内容概要(以下简称“概要”)。其中“2020年我国不同燃料类型乘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这张图表显示,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柴油车的碳排放量最大,纯汽油车次之,排在第三位的是PHEV,第四位是HEV(混合动力车),BEV的碳排放量最少。碳排放量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PHEV,HEV居然还比它少,这个调研结果让笔者大感意外。

“概要”中另一张图表“2020年我国不同燃料类型乘用车燃料周期碳排放”显示,在燃料周期中,柴油车的碳排放量最大,汽油车次之,HEV居第三位,PHEV居第四位,BEV居第五位。但是,HEV与PHEV的差距很小。也就是说,制造阶段加上使用阶段,PHEV的碳排量大于HEV。

从2020年我国不同级别乘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来看,在保有量最大的A级乘用车行列中,碳排放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也与前两张图表相同,亦即PHEV排在第三位,HEV排在第四位。B级乘用车的保有量仅次于A级车,碳排放量排序也是如此。

这一调研结论证明,同样是把油电两种动力装于一身,PHEV的动力电池容量还要大不少,结果减碳能力还不如动力电池装车量少的HEV。既然如此,是否应该将PHEV踢出新能源汽车的行列,剥夺其享有的消费补贴资格呢?

可能有人不赞成笔者的意见。但是,在“双碳”时代背景之下,拿着国家税收继续补贴排碳量较高的车种,而较低的车种却被排斥在外,这是补贴政策的初衷和使命吗?如果PHEV的消费补贴政策被取消,也就意味着PHEV不再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范畴了。

“概要”中没有增程式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碳排放调研结果。笔者希望有关权威机构及早、及时地把这两类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量也调研一番,看看其减碳效果是否名副其实。

当然,随着我国电网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PHEV的纯电续驶里程还会增加,碳排放量也会进一步下降。但与此同时,BEV和HEV也会降低其碳排放量。换言之,凡是电动化的车辆,雨露均沾。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乘用车保有量为2.28亿辆,其中汽油车保有量占比超过96%。根据计算,去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燃料周期占比74%。乘用车在燃料周期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绝大部分来自汽油车,占比达98%。基于此,乘用车的减碳主力车种是汽油车,汽油车的减碳技术路线首推BEV,次选HEV。

从与现实的汽车工业基础无缝对接的优势来看,现阶段,HEV当为首选技术路线。以后,逐渐过渡到全部车种实现电能驱动。由此看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重视HEV技术的观点是符合实际的。

目前我国PHEV和BEV在燃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要远远高于HEV、汽油车和柴油车,主要原因在于发电过程和动力电池制造过程的排碳量很高。从“概要”分析来看,到2060年,BEV减碳潜力最大的领域是电网,还有50%的空间;其次是材料效率问题,还可减去13%的碳排放量;再次是电池产品,还应减去12%的排碳量。  

原标题:插混还能算作新能源汽车吗?
 
相关阅读: 新能源汽车 电网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汽车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