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5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9.91GW。这个刺眼的数据,显然跟不上国家碳中和的进程需要,更暴露了当前光伏下游市场空前热度下的真实窘境。
关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式,国内工商业分布式企业联盛电力总经理田大勇,表达了自己对“整县推进”的观点和路径分析。
分布式整县推进,是国家双碳目标下各地政府的落实举措之一,从山东、陕西、福建、广东四个省宣布整县推进试点,到国家能源局的全国试点方案申报通知,体现了各级政府强烈的急迫感。虽然“整县推进”模式引发了部分民营企业和市场从业者的热议和恐慌,但是在“3060”时间紧、任务重的主要矛盾面前,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迫不得已。这无疑是一场政府统筹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博弈大考,政府、用户、投资商、安装商、设备商、运维商、融资商以及数百万从业者的权益平衡,是政策落地的最大难点。
分布式能源体系的核心,本身就是“去中心化”与“市场化”,在国家双碳目标的紧迫背景下,应该发挥全社会不同体制、不同方式、不同优势的专业力量,集中力量干大事,不能搞成“一个人干,一群人看”。而且,民营企业一直担当着孕育和推动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角色,积累了大量的市场化和专业化经验,已具备市场化的自我进化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人民自发的碳中和。
关于“分布式整县推进”的路径和方法,田大勇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一、体制互补
既然整县推进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速,那就需要发挥全社会的优势力量。央国企的信誉优势、资本优势要与民营企业的灵活优势、经验优势相结合。最好的模式,是一家统筹牵头,多方协同配合。在统筹布局的同时,要有市场化、专业化、互补化的各方力量参与,不能违背市场化原则,不能搞成垄断式、一刀切式的“特许经营”。
二、模式创新
整县推进,是覆盖式、普惠化的投资建设模式,与传统的一事一议、一项目一评估的方式有着颠覆性变化。新的模式下,既要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方式推进,同时也要平衡各类用电主体个性化的诉求,找到所有项目的“最大公约数”,采用最极简的EMC协议模板,才能实现共性和个性的融合。
三、经验优势
全域推进,势必要面对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技术场景,需要有着丰富的分布式项目投建经验以及依托于经验而形成的解决方案能力。此外,多样化的投资建设形态,要求实施企业在方案设计、风险排查、设备集采、质量管控等方面都有着更高更快的要求。
四、 整合能力
排除地方政府的特殊考虑,有分布式业务经验的混合所有制平台,可能会成为整县模式下更多政府的首选考虑。央企的资本和信誉优势,加上分布式民营企业的效率优势和灵活特征是合理化的互补组合。同时,要拥有同时组织多家开发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的整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五、运维保障
整县推进,是政府和牵头单位信誉背书下的操作模式,未来25年的安全运营、实施监控、专业维护是必须的保障环节,因此也要提前部署,建立完备的投后保障机制。
分布式光伏,是零碳中国的社会最高教育形态之一,是鼓励全民从能源消费侧主动转型的战略支撑,是聚沙成塔、撒豆成兵的“人民碳中和“。在过去的五年里,分布式光伏经历了迅猛和蓬勃的发展,为整个光伏产业发展和社会零碳能源转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整县推进”的创新模式下,政府要承担起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市场维稳的职责,牵头企业担当好全域布局、规划设计、进度管控、质量管理的统筹职责,各方参与者担当起专业力、经验力和执行力的贡献职责。
原标题:联盛电力田大勇——关于“分布式整县推进”的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