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首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厦投入使用。就此,记者就太阳能光伏发电这一话题,专程采访了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安全、分布广泛、资源充足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太阳能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其中光电利用(光伏发电)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也是最具经济潜力的能源开发领域。
李世江指出,太阳能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当代社会化石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力度,而太阳能发电则是现代社会重点发展的一种新兴可再生能源。
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而传统化石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使得世界各国开始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和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世界各国对太阳能的利用日新月异。
我国太阳能利用的现状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西藏日辐射量最高达每平方米7千瓦时。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与美国相近,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李世江说,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1000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受益于太阳能产业的长期利好,整个光伏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增太阳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约1000万千瓦,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亿元。
尽管我国是太阳能产品制造大国,不过我国太阳能产品只用于出口。李世江说,在2010年时,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1600万千瓦,其中我国年产量1000万千瓦。而到201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主要应用市场在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其中德国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700万千瓦。
不过,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太阳能发电的国土面积和建筑物受光面积也很大,其中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冀北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占到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资源潜力。
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发电产业增长迅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发电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崛起了以英利绿色能源、江西赛维ldk、保利协鑫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企业和以江苏、河北、四川、江西四大光伏强省为代表的一批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