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照耀着五莲县汪湖镇大地,6月2日,在位于镇驻地西北部的一片产业园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光伏发电架闪闪发光,不远处裹着头巾的村民,三五成群地在地里忙活着种植中药材,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这里是汪湖镇前沿现代农业光伏科技示范园,该项目由青岛前沿发展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4亿元,占地65.5万余平方米,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光伏区46.7万平方米、示范区10万平方米。
能让村民们种地干活也如此高兴,这个项目究竟有什么“魔力”?
项目负责人何召平告诉记者,该项目光伏区为高支架和农业大棚模式,大棚内种植丹参、黄精、金银花、芍药等30余种中药材,上有光伏板发电,下有中药材种植,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光伏”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项目落户汪湖,也是看中了这边的自然资源优势,前期我们在镇党委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审批手续,并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泥牛村、后泥牛村、曹家官庄、生家官庄4个村一共近千亩土地的流转。”何召平说,“每亩土地流转费五六百元,给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项目建设维护及大棚中药材的种植还吸纳了当地不少村民参与,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地还是那块地,挣的却是好几份钱。”后泥牛村党支部书记臧金玉也是在此“就业”的一员,每天带领村民们在园区干活,皮肤被晒得黝黑。他坦言,镇上招来这个项目后,周边村民不仅每年都有土地流转金拿,还能到园区打工再挣一份工资,对于有意向继续种田的农户,可以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家门口就能赚鼓腰包,村民们想不高兴都难。
其实,周边村庄早有种植丹参的历史,但效益并不理想,是什么让村民放下自己的锄头,放心地把土地“上交”呢?
“以前都是散户种植,对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知识也不了解。”汪湖镇党委书记庄磊告诉记者,园区内中药材应用组培繁殖技术,同时光伏板可以为中药材提供有利的遮阴环境,种出来的中药材产量大,成活率高,村民们都很认可。“目前参与园区中药材种植的村民都是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在地里也有专业人员随时靠上指导。”
不仅如此,园区还与南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积极合作,以资金换技术,不断为项目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园区内已种植丹参13.3万平方米,完成黄精块茎栽培6.7万平方米,大棚育苗6667平方米,光伏区将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送电并网。
“今后,园区将朝着集良种繁育、有机种植、精深加工、研学、休闲康养、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走一条区域三产的高效融合的新路,实现村民受益、村集体增收、产业增效‘三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谈及未来,庄磊信心满满。
原标题:上架光伏 下种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