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高耸的风电“大风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绿色产业迎来发展良机。面对广阔的市场,山东的融资租赁企业也纷纷加码布局,但行业还存在认定难、激励难、期限错配等困境。业内人士指出,绿色租赁要想更好地融入绿色产业,还需完善体制机制,破解多重难题,实现专业化运营。
探索“绿色”新模式
记者采访获悉,绿色租赁已成为租赁公司调整产业结构、走向专业化和特色化的一大亮点。
在山东德州的诸多村落,一排排屋顶光伏电池板为这里的空闲屋顶披上光伏“铠甲”,形成颇具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而在村里走上一遭,你一定会看到这类的广告标语:“你出房顶、我出钱,咱们合伙建电站。”
“山东是全国户用光伏发展的标杆。想要在山东的户用光伏市场博得一席之地,必须有强大的品牌和商业模式助阵。”5月28日,对千余户光伏电池板进行过安装的负责人孙淼告诉记者,在山东开展户用光伏项目最需要的就是金融支持,“我们为了推广户用光伏,可以说是押上全部身家,需要优先安装设备、垫资建站等,风险极大,所以融资租赁加入是大势所趋。”
5月29日,多家光伏企业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从传统的发电、环保、扶贫模式,现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已经形成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绿色租赁模式,业务发展有了保障,还有的试点实现了创收。
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清介绍,公司以光伏发电行业为突破口,通过绿色租赁业务帮助山东省西小王镇实现了创收、保护了环境。他认为,绿色租赁业务有国家战略支持,市场容量巨大,发展过程中现金流将稳定可控。
自2014年起,华夏金租致力于发展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绿色租赁模式,目前拥有光伏和风力发电站近百家,业务范围扩展到绿色能源、绿色出行、污染治理三大板块。
行业领衔者布局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融资租赁业务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绿色金融的出发点是通过金融工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金融手段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光伏能源产业研究会产业部副主任于光明表示,融资租赁公司发力绿色领域,不仅是实现业务创新的着力点,也可切实支持我国绿色金融事业,为提高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兴业租赁、农银租赁、中信租赁、华夏金租等头部企业均在绿色领域深耕细作,绿色租赁业务开展规模也相当可观。公开信息显示,兴业租赁、贵银金租等公司目前的绿色租赁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已超过40%。
山东租赁企业也纷纷开展绿色租赁业务。农银租赁与国内一家原料奶业企业开展合作,目前已累计投放8亿元,用于支持绿色农业及现代乳业的转型发展。国泰租赁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水利环境管理类重点项目投放稳步增长,压缩退出存量采矿业和商业物产租赁项目,加大对交通仓储业、文化旅游等其他绿色行业租赁资产投放。
“作为中小型租赁公司,其绿色租赁业务也应该抱着普惠的心态,将服务触角伸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完整、高效的绿色租赁服务。”山东新立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道凯分析,早期进入并布局绿色租赁的金租公司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与专业化运营能力,而较晚布局相关业务的中小型租赁企业,应该在力争获得优质资源的同时,开辟出差异化的发展新路,进一步聚焦细分市场,提升在绿色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市场空间广阔
“光伏租赁是典型的绿色租赁,但最近几年问题不少。不少光伏电站都是靠国家补贴的收入实现盈利和还款,一旦补贴收紧,企业发展必然受阻,继而影响到租赁合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租赁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考察租赁项目时非常警惕,需要反复考察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及收益情况,还需要股东同意及通过公司正规流程才能最终签订合约。
尽管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租赁一直是国家政策鼓励方向,但在实际租赁过程中绿色租赁项目本身投资周期长风险较大,且因技术、市场等原因,容易出现项目还款不稳定,以及离开国家补贴盈利难等问题。记者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租赁公司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或是绿色租赁等意愿整体较低,总体发行较为审慎。
今年2月,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刘道凯认为,目前政策条件已经相对成熟,但实际操作中,融资租赁还需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直接融资渠道,提升租赁企业的综合实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德银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或将在2060年增至100万亿元。据此估算,到2060年,我国绿色租赁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万亿级。
“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要求,势必会引导和带动租赁企业将资金有目的地投向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有望推动租赁领域产生更多支持碳减排项目的创新产品,支持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于光明建议,下一步应加大政策对绿色租赁的支持力度,对绿色租赁经营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贴,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实施差异化监管,真正让绿色租赁在操作阶段保持畅通、加速发展。
原标题:光伏租赁热!你出房顶我出钱,建个光伏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