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太阳能组件路线的未来是薄膜还是晶硅组件备受业界关注,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目前全球供应的组件中,晶硅太阳能组件占据总量超过90%;而First Solar、Solar Frontier、汉能等薄膜组件约8%。纵观目前的观点,汉能认为柔性化和薄膜化是未来的方向;而更多的晶硅从业者则认为,常规晶硅组件仍旧是未来不会更改的路线。
对于究竟薄膜还是晶硅组件是未来的太阳能路线?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洪卫教授接受记者的采访表示,晶硅和薄膜产品未来会长时间共存,共同占领太阳能市场。现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在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这会给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都带来发展的机会。在太阳能市场爆炸式增长的市场中,薄膜和晶硅产品都会大大增长出货量,同时各种产品的整个产业链都会增加需求。
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效率、性价比,还有利用方式来看,他认为晶硅产品还是会长期主导太阳能市场,特别是屋顶分布式市场。
效率方面,薄膜暂时无法战胜晶硅的优势。根据研究,目前太阳能晶硅组件的主流效率在18%左右,实验室的效率达到近25%。然而薄膜尽管目前的实验室效率是Manz集团的21.7%,主流效率依旧低于13%。低效对于安装面积有限的居民和工商业厂房屋顶,发电量不够会导致对长期的市场发展不利,不能充分利用屋顶面积资源。
根据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此前发布的最新世界高效太阳能电池效率列表,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排名靠前的是UNSW的PERL电池(24.7%±0.5%,p型磁场直拉单晶,4cm2)和Sunpower公司的背结背接触电池(24.2%±0.7%,n型CZ单晶,155.1cm2)。
在利用方式及利用面积方面,两者也有区分。晶硅组件主要用于大型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等,主要通过设计最佳倾角等技术层面达到最大面积的接受太阳能照射;而薄膜主要是应用在幕墙等建筑体当中。薄膜产品目前的利用方式会导致发电收到一定的限制,包括光照面积和输出功率方面。晶科能源的钱晶对此也表示,BIPV幕墙是垂直于地面的,与太阳最强的即10-12点之间的夹角非常小,几乎接近平行,受到的光照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它整片幕墙的光照时间最多2小时。12点以后,太阳到另一侧,另一侧的幕墙再接受2小时照射,这意味着幕墙的安装可能接受到的阳光照射远不足同样面积的晶硅平面安装,甚至一半都不到。
钱晶称,随着薄膜产品的不断发展,薄膜幕墙可以兼顾遮阳、透光、降低玻璃光反射等美观功能,进行额外光伏发电补充。
谭教授认为,随着未来三年组件供应商陆续发布出货数据,将会强力佐证未来的太阳能技术路线。尽管长期来看,晶硅会是为来的主流,但薄膜也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空间。建筑一体化当中,不可缺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同时幕墙等其他需要薄膜产品的地方依旧有强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