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中和产业将呈现“三个层次”的具体内涵
碳中和产业是一个集合而非一个具体行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相关产业。由“碳中和”概念延伸,碳中和产业是以实现产业“零碳”排放为目标,通过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等技术手段,减少碳源、增加碳汇的相关产业。
根据零碳能源供给、传输、存储及零碳消费的关联度,碳中和产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核心产业主要是在与碳排放、减碳直接相关,或者说关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主要是能源生产端实现“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电力生产清洁化将成为“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光伏、风电以及核能将成为电力清洁生产的主要方向,氢能将成为新的动力能源,其商业化应用有望加速。
第二,关联产业是与核心产业或者说是能源各环节相关联的产业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特高压等关系“零碳”能源传输、存储、应用等相关领域,也包括高端服务业、新型都市工业等本身碳排放较少的行业领域。以高端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领域本身就具有“零碳”、“低碳”属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成为“碳中和”时代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将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第三,衍生产业主要指在“碳中和”背景下,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新兴领域,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碳金融(交易)、碳监测、碳补给、碳技术集成服务等碳排放后端服务相关领域。
碳中和产业重点领域图谱
二、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发展基础如何、优势何在?
从长三角发展基础来看,以上三类碳中和产业的分类都有所布局,都有相应的发展基础,分析长三角在碳中和产业的发展基础和竞争格局,将为下一步长三角碳中和产业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1、太阳能光伏:江苏位居全国第一
长三角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最集聚的区域,尤其江苏省几乎占据中国光伏制造业半壁江山,素有“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之称。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186家企业上榜,长三角区域拥有103家,占比55.4%,其中江苏省已形成从硅料提取、硅锭制备、电池生产到系统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重点光伏制造企业,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40%。2020全球组件出货top10,长三角占据8席,天合光能、协鑫能源等大多数企业已经成为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智慧能源集成服务商。
各省市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公告企业数量
长三角光伏行业重点企业分布图
2、风电设备:三大龙头位列全球风机制造商TOP15根据GWEC《全球风电市场-供应侧报告》,全球风机制造商前十五强中,有八家中国公司,其中长三角占三家,分别为远景能源、运达风电、上海电气,市场份额合计占全球份额13.1%。长三角集聚了恒润重工、振江股份、日月股份、泰胜风能等一批上市企业,是全国风电制造领域上市企业数量最为集聚的区域。此外,全球第三大风机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在无锡、盐城亦有布局。同时,长三角作为东部沿海地区,近海风能资源极为丰富,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利用小时数等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上海电气海上风电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可以看出,无论从风机制造领域还是风电利用领域在全国都具有较强竞争力。此外,龙头企业已经积极推动风电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远景能源以风电为基础,积极拓展智慧储能、分布式光伏运营管理业务,打造阿波罗光伏资产管理平台,定义为新能源智能物联科技公司;运达风电也开发了风电大数据平台,提供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服务。
长三角风电装备制造重点企业分布图
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区域奠定了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基础,中国大陆第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杭州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发电,由上海承担主要设计,全部设备70%都是国产,主要设备一半来自上海。“华龙一号”是中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上海电气、上海核工院等长三角机构是重点研发参与单位,“百年老店”上海电气也是国内唯一覆盖所有技术路线,拥有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辅助设备、核电大锻件等完整产业链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在核岛主设备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此外,长三角还集聚了上海自动化仪表、应流股份、江苏神通、久立特材、纽威股份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中核集团上海总部及众多子公司亦落户上海。而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相关研发,长三角也走在了前沿,超导核聚变国家大科学装置落户合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
长三角核电产业重点企业分布图
长三角是中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之一,聚集了100多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有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上汽,有国际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有本土新能源汽车龙头蔚来汽车,有国内民营造车的领头企业吉利汽车。而依托于传统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地发展热点,据统计,长三角集群的30个城市中,有超过14个城市拥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销量的半壁江山。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方面,集聚了国轩高科、中航锂电、上海电驱动、巨一自动化、联合汽车电子、苏州汇川等知名企业。此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上海市应用推广效果最好,氢能源汽车上海应用示范的数量全国第一,江苏和上海氢燃料电池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二位,长三角企业数量合计占全国比重高达46%,上汽、上海神力、重塑能源科技、江苏氢能等知名企业已经纷纷布局。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重点企业分布图
注:☆为新能源整车企业;*为锂电池动力企业;△为氢燃料电池动力企业;其他未电池材料企业。
注:☆为新能源整车企业;*为锂电池动力企业;△为氢燃料电池动力企业;其他未电池材料企业。
5、特高压:核心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特高压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基础,在碳中和能源战略转型和产业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在特高压核心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国电南瑞在核心设备换流阀市场份额超过 50%;思源电气作为民营企业,深耕电容器行业,其产品技术水平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长三角特高压装备重点企业分布图
在“碳中和”背景下,碳金融、综合能源服务以及碳捕集、碳封存等碳中和技术服务业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全新的蓝海市场。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达、人才优势明显,为碳中和相关技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碳金融领域,上海是国内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之一,配额质押、碳基金、碳信托,以及借碳业务、碳远期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创新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上海还承建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此外,衢州和湖州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协鑫、远景等新能源企业凭借光伏、风电等领域优势已经深耕多年,阿里云、无锡混沌能源、浙江华云信息、朗坤智慧等互联网、软件纷纷进入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市场,安徽苏滁现代产业园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园区、江苏无锡红豆工业园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浙江滨海新区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园等一批试点园区相继成立。碳监测领域,全国布局企业不多,长三角铜陵蓝盾光电、杭州聚光科技、上海谱尼测试、苏州天瑞仪器等企业已经提前布局。
长三角碳中和相关技术服务代表企业分布图
把握“碳中和”要求与机遇,对于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大的趋势变革面前,也需要厘清理念与发展思路,顺应“碳中和”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区域内在发展逻辑规律来思考和谋划区域产业发展。总体来讲,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把握:
1、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
一是提升长三角碳中和核心产业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碳中和产业集群。提升光伏、风能、核能等碳中和核心领域技术实力,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积极拥抱能源互联网,延伸拓展业务范围,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集成服务供应商。
二是把握发展机遇,前瞻布局新增长点。针对氢能等产业化尚未爆发的领域,加大力度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针对智能驾驶等关联领域,加强应用示范推广,以应用带动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碳捕集和碳封存等低碳技术衍生产业,大力发展碳金融产业,培育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提前占据行业制高点。针对可控核聚变等高能量密集度的能源产业,保障研发资金投入力度,保持全球技术领先地位,争取早日产业化应用。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共建碳中和生态圈。“碳中和”不是一城一地的封闭循环,长三角在推动碳中和的进程中,应当要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围绕科技、产业、标准等领域加强协同,营造开放创新的碳中和生态圈。在科技协同方面,可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在碳中和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在产业协同方面,可以联合编制长三角碳中和产业规划、产业地图等,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布局,打通研发-转化-制造-应用等环节;在标准协同方面,可以积极推动建立三省一市碳中和领域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等,联手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为碳中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是争取试点示范,当好全国推广试验田。一方面,依托长三角在碳中和方面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创新成果在长三角率先试点应用,形成一批碳中和的先导区域、示范园区和标杆企业;另一方面,针对中国碳中和领域立法、规划、标准、统计等方面的空白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长三角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鼓励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低碳领域的标准化组织,进一步增强中国在碳中和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2、需要避免的“几个现象”
一是避免“一哄而上抢风口”。前有光伏寒冬、后有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烂尾”项目令人印象深刻。“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风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再次站在了投资的“风口浪尖”。长三角打造碳中和产业集群尤其要警惕 “千军万马一哄而上”,政府要管住“有形的手”,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过热投资和产业布局,需要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宜的领域。
二是避免“一刀切”采取强约束紧措施。各地在落实碳中和发展要求的过程中,要避免不分行业、不分园区载体类型、不分企业规模,简单用单一的减排标准、指标或上设备对中小企业施加压力,要设定减排窗口期,加强减排政策资金扶持,大力推进碳中和共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协助中小企业逐步实现零碳排放。政府联合推进碳捕集、碳封存领域共性技术研发,降低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本。
三是避免单一片面思维、割裂封闭发展。在碳中和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极力改变传统能源体系中煤电油气核等各类能源相互割裂、各自发展的格局,推动“单一能源”走向多种能源的集成和融合,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同时,要打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壁垒,实现“碳中和”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协同融合发展。
原标题:碳中和产业:长三角如何顺势而为、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