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过冬关键是打开国内市场
“目前
光伏产业遭遇寒冬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欧洲的 双反 调查。这是光伏的主要市场。”慧能阳光电子CEO任凯告诉南都记者,要想光伏熬过寒冬,国内市场需要打开,需要政策进一步支持。“这一年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文件,关键是各级政府需要落地,这个周期至少要1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淘汰小型、落后的企业。”
事实上,政府过去对光伏扶持主要面向企业。赛维创立初期,上余市政府为其融资2亿元,而两年后上市,上余市政府亦获得2亿元本息及巨额财政税收。这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效仿的对象。但任凯认为,政府的支持应该是面向行业而不是企业,这只会催生“大而不强”的怪胎。“补贴是为了以后取消补贴。像这次赛维破产重组,只有加强良性导向,淘汰小型企业,才能让行业良性发展。”
光伏产业主要是地方基站及分布式基站两种模式,后者对于光伏组件效率更高。但相比于地方基站8元/瓦的初始投入,分布式的初始投入需要高出2元/瓦。任凯认为,如果取缔补贴,大部分企业会选择效率更低,但成本亦更低的地方基站,无法正确引导市场。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分布式
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的现场会,表态分布式光伏补贴最高达到0 .45元/度,并表示“如果分布式项目售电不达预期,可以转向地面补贴。”与此同时,分布式电站的备案程序也比地面电站短半年左右时间。
但任凯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目前,分布式光伏的初始投入需要10元/瓦以上,居民电费0.4元/度,加上补贴就是0.95元/度,投资回报期需要8年以上;工业用电电费较高,但回报周期也需要6年以上,要光伏产业良性发展的话,需要将回报周期降低到5年左右。”据其介绍,目前上海、浙江、河北等极少数省份有省级补贴。“比如上海省级补贴0.4元/度,这才能推动市场。我们呼吁各个省政府也可以出台补贴方案。”
不得不佩服赛维LDK 玩转光伏“死亡游戏”7年,谁可与他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