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从GEP到碳中和光伏赛道上怎样的企业能跑出来?
日期:2021-04-1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3月底,深圳市发布GEP核算制度体系,官媒的评论说,此举是告别“唯GDP论”为绿水青山“定价”的一个重要举措。

所谓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包括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部分。深圳提出GEP核算制度体系,就是给这些以前难以系统量化的价值算了笔明白账。

为什么要把账算明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达成这两个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指挥棒”来引导产业发展,GEP核算制度体系就是一把有效的“指挥棒”。

有了新的核算体系,此前很多没法作数的价值现在都会有明明白白的算法,而本身就属环保低碳的产业,在新体系下也必将迎来价值重估。这其中,新能源产业将是GEP核算中最能“加分”的产业,类似于GDP核算体系下的房地产行业,不但本身体量巨大还能带动上下游众多产业;类似的是,新能源产业不仅因其自身低碳属性有着巨大的生态价值,也能助力下游能耗大户实现低碳减排。要想深入了解GEP和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产业,就需要从占据最大份额的光伏产业开始谈起。

光伏是碳中和的必选项

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应最先从哪个部门着手减碳?综合公开的研究,2019年中国碳排放部门由大到小前几位依次为:发电与供热用部门(排放占比51.4%)、制造业与建筑业用燃料燃烧(排放占比27.9%)、交通运输(占比9.66%),其他能源行业自用燃料燃烧(占比3.3%)。

在发电与供热部门制造了超过一半碳排放的情况下,更多地引入新能源发电自然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最有力的抓手,在各个新能源产业中,由于光伏的开发形式最为灵活、其所依赖的太阳能资源最为充沛,“光伏+储能”将是电力领域实现碳中和的最主要路径。

中国大规模发展光伏产业已有10余年的历史,目前影响光伏发电比例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一是光伏发电的成本,二是相关原料和设备的产能。简而言之,一是光伏发电现在太贵,在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这门生意做不下去;二是光伏发电不够用,如果现在就快速减少燃煤发电,光伏发电肯定还不能完全顶上。不过,这两个问题正在解决,而且是加速在解决。

光伏发电的综合成本正在一路下行,根据IRENA,2019全球光伏电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发电成本0.066美元/kWh,全球逐步进入平价时代。这里的平价,指的是光伏发电和燃煤或天然气发电的成本持平,不需要额外补贴即可上网供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近期曾谈到,10年前可能很少有人相信光伏发电能够和传统的燃煤发电竞争,但现在已经可以竞争了。在这10年间,中国的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以上,风力发电成本也降低了30%到40%。基于业内的专家研究,光伏发电与燃煤发电的成本相比,可能今后几年的成本相当于燃煤发电的一半左右。

在价格下降的同时,光伏发电的产能也在迅速提升,并带来其渗透率的的快速提升。根据各国清洁能源未来占比路线图以及多家能源研究机构预测,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0年、20年、30年,全球光伏渗透率将达到15%、20%、40%,较2019年的2.7%,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将大幅提升。在中国,到2060年国内光伏累计装机或达9500GW,较目前成长40倍;国内光伏年需求量将达到700GW,约是目前的20倍。

不妨展望一下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美国、中国、欧盟等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减少碳排放问题提出各自明确的目标,未来10到30年里,光伏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单一发电来源,进而帮助实现碳中和。

从护城河到产业链 投资该如何“选秀”


如果说光伏产业将在“双碳”目标下迎来颠覆式的发展,那么从投资的角度看,押注光伏无疑也是押注未来。不过,一个行业有前景是一回事,但并不是行业内的每个企业都一定能笑到最后。用时下流行的商业话语表述,光伏是一个很好的赛道,但关键还是哪家企业能跑出来。

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多晶硅、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我们需要从光伏这一大赛道中选取更好的细分赛道和更有潜质的企业。一个可行的思路是选“护城河”更深,而且能把价值链和产业链做长、做宽的企业。在这样的标准下,“护城河”可以理解为资金、技术等壁垒,而要想把价值链产业链做长做宽,则需要上下游资源的配合。

在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材料是技术壁垒更高的环节,无论是多晶硅还是硅片,都具有产能投资金额大、技术工艺复杂、投产周期长等特点,这一较高的进入壁垒,也使其产业附加值较高。

“碳中和”可能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来又一次颠覆式的产业演进过程,套用一句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论断,人们往往容易高估短期趋势,而低估长期趋势,无疑,确定性的机会就在长期趋势之中。

原标题:从GEP到碳中和光伏赛道上怎样的企业能跑出来?
 
相关阅读: 光伏产业链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运营商财经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