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较高的气电上网电价,海南大量建设气电将面临着成本疏导难、可持续发展等难题。为破解海南自贸港气电发展难题,助推清洁能源岛建设,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坚持系统观念和创新理念,推动天然气与电力联动发展,积极探索《海南能源综合改革方案》落地实施,运用市场化改革这关键一招,在国内首次探索引入气电以完全市场化方式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并连续两年取得成功实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市场提供更大资源供给的同时,进一步盘活整个海南气电产业链条,为如期实现海南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自贸港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鲜活范例。
挑战与机遇并存 市场呼吁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海南积极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着力推进能耗下降和清洁能源发展。截止2020年底,海南全省装机约988万千瓦,其中气电151.6万千瓦,占15%,清洁能源总装机664万千瓦,占全省装机的67%,清洁能源比重显著提升。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时间,而我国只有30年左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当前,海南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发展方面统筹协调好安全供应、清洁能源岛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任务尤为艰巨。
一方面,海南能源价格总体偏高,电价水平处于国内高位,天然气价格较高、大量建设气电推高购电成本。另一方面,海南一次能源资源比较匮乏,当前一次能源总体自给率20%左右。煤炭和原油等主要来自省外或进口,近年来电力供应阶段性偏紧。随着自贸港建设加快推进,“十四五”能源需求预计快速增长,但目前省内能源应急备用和储备保供体系不完善,跨省联网较弱,天然气管线单一回路,容易受极端天气、地缘政治、管网故障等外在因素影响导致省内供应紧张。台风多发,重大活动、航天发射等保电任务较重,都使海南能源安全保障难度加大。
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不足,能源综合改革有待破题。海南天然气储备及调节设施存在短板,气电调峰能力受到限制。抽水蓄能电站容量较小、回收机制欠缺、设备利用率较低,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不足。用电负荷峰谷差大、“大机小网”、高占比可再生能源并网接入和消纳平衡矛盾将较长时间存在。由于市场主体较少,电力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海南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意识和积极性不高,海南综合能源改革亟需加快探索落地实施。
调研谋划
“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探索
为摸清各方诉求,在前期充分掌握海南能源供应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本着“从有效纾解社会用能成本高企的大处着眼、为企业纾难解困的小处着手”的原则,深入岛内电力企业、油气企业调研,分析问题、谋划思路,与海南省发展改革委、能源企业积极沟通协调,促成各方“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探索共识、坚持用市场方式解决量价关系这一困扰各方的最大公约数。
制定方案,低保托底。为稳定气电企业的预期,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研究提出“计划基数+市场增量”的新思路,商省发展改革委在省统调机组发电量调控目标中明确给予气电机组一定的调峰基数电量,其余发电量作为增量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基数电量就像气电机组的“低保”收入,要想过更好日子则需主动走向市场竞争谋取“增量”收入。
修订规则,破除障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修订印发的《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结合海南实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及时修订印发海南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做好与国家基本规则的衔接配套,进一步为海南扩大电力中长期交易规模、丰富交易品种、规范交易行为提供规则保障,为气电和用户顺利入市破除机制障碍。
海口市民使用手机扫码给电动汽车充电。郭卫华 摄
气电企业在保本价之上参与市场化交易成功获取了增量,较好提高了年度发电利用小时数,维持了企业基本运营,但生产成本特别是燃料成本仍然较高,使气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然不具成本优势,亟需破题。而上游油气企业同样苦于天然气不能稳产增供、设施利用率不高的局面。
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以系统的宏观思维,创新性提出建立“气电互动、合作共赢”的新机制,积极协调上下游企业达成“以价换量”、用市场化方式挖掘气电竞争潜力的共识,建立起油气和发电上下游共同联手合作的共赢局面,使海南气电产业持续发展可期。
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完善能源电力市场机制
2020年度交易中,海南天然气发电企业首次入市就完成8.74亿千瓦时的市场电量,占当期市场交易总量的59.2%,交易均价约0.4479元/千瓦时,比气电标杆上网电价降低约0.2179元/千瓦时,减轻全社会购电成本压力约1.9亿元,市场反响热烈。
2021年度交易中,首批次市场成交电量32.2亿千瓦时,其中气电企业成交27.69亿千瓦时电量,同比增加217%,交易均价约0.4444元每千瓦时,每度电比计划价降低约0.2214元。初步测算,仅该批交易就减少海南全社会用能成本约6.13亿元。上游的油气企业通过气电市场化交易额外增加了销售气量约6亿方,按照每立方米2元的气价估算,油气企业将增加营收约12亿元。
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创新提出的“计划基数+市场增量”、“气电互动、合作共赢”新思路新机制,在连续两年的海南电力中长期交易中成功得到了实践检验,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验证,从供气、发电、购电到用电的整个产业链良性循环打下良好基础,在理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促进了海南天然气与电力产业协调发展。气电参与市场化交易后,可通过市场化竞争挖掘潜力、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有效地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和投资成本回收难等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海南油气田开发利用、提升输送管网利用率,疏导较高的油气田开发和管道输送成本,使气电更好起到电力、燃气双调峰作用,促进气电产业在海南可持续发展。
降低海南全社会用能成本。在“十四五”海南拟规划大量发展气电的形势下,气电的运行方式将由原来调峰为主转变为承担一部分基荷。通过市场竞争,气电为了争取增量电量主动浮动价格,将有效降低电网企业购电成本,缓解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上涨压力,同时也使电力用户获得更多的优惠电量,让电力市场化改革释放的红利惠及全社会。
加快海南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步伐。气电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提高了盈利水平、增加了营业收入,加之南海气田就近保障、自贸港进口免税等资源环境优势,将有力引导后续集中式或分布式气电加快投资建设、扩大装机规模,增强清洁能源并网消纳能力,使海南能源结构加快优化调整,实现清洁电源多元化,更好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保障能力。长期以来,气电高昂的上网电价使电网调度气电机组的积极性严重不足,气电启停快速和运行灵活的特点发挥受到制约。气电通过市场竞争主动降低了电价,使调度机构手中拥有更多经济可调发电资源,为海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为自贸港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电力安全供应保障能力。
“海南电力市场建设起步晚、基础弱、成员少,市场主体相对单一,垄断意识较浓,市场化意识不够,多数思想仍然停留在计划分配电量资源阶段。”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引入气电参与市场,进而产生“鲶鱼效应”,打破了原有发电侧垄断,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协调油气、发电、用户上下游产业链以市场化方式联动,增强了全产业走向市场、合作共赢的决心,为海南电力油气市场化改革加快落地见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推动海南能源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南方能源监管局海南业务办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敢于先行先试,继续会同有关方面推进完善海南能源电力市场机制,做活区域跨省互联互济和省内市场,深化完善中长期市场、充实辅助服务市场、探索推进现货市场,打好油气电力综合能源市场组合拳;推动电网及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促进产业链条良性循环,助力海南清洁能源岛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原标题:南方能源监管局探索海南能源综合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