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储能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随着新能源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及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也将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重大改变和挑战。
储能作为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工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是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迫切需要的关键支撑。
国网能源研究院预计,中国新型储能到2060年装机规模将达420GW左右。而截至2019年,中国的新型储能累积装机规模为2.1GW。
这意味着,2060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飙升近200倍,中国储能产业亦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不断变换的应用场景
事实上,经过数年发展,中国储能市场一直表现出强劲的韧性,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三大应用场景:用户侧、电网侧、电源侧。
用户侧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储能发展领域。在这一领域,储能存在的首要价值就是节省电费。在电力峰谷价差可观的地区或需要存储分布式发电的情况下,其中的价值套利,是用户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除了峰谷价差之外,用户侧储能还可以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及需求响应等市场。因此,当电费弹性可控时,用户侧确实更具备发展前景。
电网侧储能所采用的是租赁模式,即业主建立储能电站后,通过容量或电量租赁,由电网公司支付租赁费用。租赁期限则不等,租赁期限结束后,再由业主将资产移交给电网公司。
在电源侧调频方面,该领域呈现明显地域性。其中山西、广东项目最为集中,主要由于当地调频补偿以调频深度来进行补偿。
原标题:储能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