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内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5亿千瓦,占比2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能源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3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六项重要举措,全力促进新能源消纳,让无限“风光”点亮我们的绿色生活。
迎风起舞,向光而行。在曾经的戈壁荒滩上,挺拔的风机欢快地转动,蓝色的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由此而生。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由之路。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大规模开发与并网后,电力系统“双高双峰”特征日益凸显,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六项重要举措,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集中开发地区和负荷中心新增开工2000万千瓦以上装机、1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把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六项重要举措,努力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抽水蓄能电站是通过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来蓄集能量,待电力系统需要时再发电的水电站。它把电网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起来,在负荷高峰时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电能的有效存储,并将电能在时间上重新分配,有效调节了电力系统生产、供应、使用之间的动态平衡。
可以说,抽水蓄能电站就是一个用水做成的“绿色充电宝”,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动态”任务,具有超大容量、系统友好、经济可靠、生态环保等显著优势。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认为,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优质的调节电源,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优势。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声安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规模3149万千瓦,但仅占发电总装机规模的1.4%,且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和气电装机容量占比均低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系统整体调节能力较弱。
“大规模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是支持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促进多能互补,打造安全可靠、经济灵活电力系统的全球共识。”郑声安说,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为1.58亿千瓦,占总储能装机的94%,另有超过100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在建设。
抽水蓄能规模的持续扩大将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平均利用小时约2746小时,较“十二五”增长95.7%。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抽水蓄能装机将达到1~1.2亿千瓦,可新增消纳新能源5000亿千瓦时以上。
原标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000亿元抽水蓄能电站“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