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两会”热议的十大能源关键词,你都懂了吗?
日期:2021-03-18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中国两会,世界瞩目。随着3月11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会的结束,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

与往届两会一样,政府工作报告字字珠玑,涉及国民经济诸多领域,报告的定调代表政府工作重心和方向。同日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更是为中国今后十五年的发展路径定下基调。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能源领域以及各相关行业领域的代表委员扎实履职尽责,为能源发展贡献了真知灼见。

「能见」通过梳理舆情实时监测及微博热搜话题榜单发现,在过去一周内 ,多个攸关能源行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不断被各个行业的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提及,话题持续发酵,热度不断升温。

其中,“双碳”目标频登微博热搜,稳居两会能源领域“C位”话题榜首。乡村振兴、清洁取暖、降电价等也成功挤入两会热搜词排行榜。

以下我们通过总结能源行业十大关键词,与大家一起回顾“两会”期间那些被热议的能源话题。

“双碳”目标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大任务之一,更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明确时间表。

今年两会上,“双碳”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稳居两会能源领域的“C位”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提出,要以碳中和目标制定31省区市、重点行业和部门碳达峰目标,加快建立地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梯度”管理体系,分别进行全国、行业部门、地区达峰判断,全面建立自下而上的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统计和核算体系。他建议,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青海等“十四五”维持达峰并尽可能减排,河北、吉林、辽宁、湖北、湖南、福建、陕西、内蒙古“十四五”实现达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美丽中国创建示范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应该积极主动作为,率先提出“十四五”实现碳达峰。

能源基金会研究发现,中国80%的碳排放量已经或即将达峰,存在2025年全国碳达峰的可能性。提前达峰将使中国更早加速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更小代价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中国尽早实现碳达峰,从容迈向碳中和,本质上是优化发展模式,以更清洁的能源、空气和更高端高效的产业布局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光伏产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和政府部门的坚决落实,再加上良性的经济循环,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有可能提前5到10年实现。

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规划纲要》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点评: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认为,能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能源行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落实方案,将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村能源清洁低碳化发展、提升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农村能源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建议,把新能源建设作为振兴乡村的新动力,并通过创新模式使之成为乡村基层组织和经济实体可靠、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新能源开发建设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创新的经济收益模式,通过乡村绿色低碳能源贡献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从今年两会涉及“三农”工作的议案提案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做强乡村产业、增强发展后劲,是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多位代表委员指出,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光伏扶贫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作用和社会示范效应。

清洁取暖

清洁取暖事关蓝天白云、百姓冷暖,是影响数亿人的民生、民心工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被列入重点工作,清洁取暖改造有了更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

点评:这是继2017年和2019年之后,清洁取暖问题五年来第三次写入报告。多位代表委员一致表示,近年来,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逐年提升,运行更加平稳,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完成‘70%’的目标基础扎实、信心十足。”

但同时,由于广大农村用户分散、点多面广,不同地区的能源禀赋、气候条件、经济实力等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清洁取暖方式,并切实降低清洁取暖成本,保障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唯有如此,清洁取暖工程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认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更不能降低生态环保要求。他建议,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改变能源就地平衡模式,新增能源主要依靠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新增天然气主要用于替代煤炭,降低非电企业和取暖用煤,制定并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

绿色金融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点评:这既体现了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也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以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顺势成为了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通过深入研究,认为绿色金融可以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虽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提案中表示,目前国内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相关政策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而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广泛,除绿色债券外,适合保险资金属性的绿色指数化产品、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绿色股权类基金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如何促进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绿色领域,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更进一步?多位代表委员一致建议,应当从以碳中和为约束,修订绿色金融界定标准、建立碳排放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碳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等路径展开突破。

降电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降电价,但关于降电价的部分表述发生变化,引起广泛关注。

点评:在过去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般工商业电价的降幅分别是10%、10%、5%。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提出具体降幅,同时要求“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今年的降电价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可以预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将不断完善,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将逐渐由市场形成,越来越多的电力用户或售电主体可与发电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交易价格。

低碳交通

作为我国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交通运输业占比达28%,因此交通运输业的脱碳减排以及低碳交通也成为今年两会提案的一大关注点。

人工智能和联网服务等新技术催生出了新的低碳高效出行方式,如拼车平台、智能公交方案、共享汽车等,智能交通调度减少了拥堵和道路事故,这些都会在提升道路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减少出行碳排放。

此外,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必须着眼于优化大交通系统,包括大力发展公转铁/水、城际间轨道交通和机动车电动化等。

点评: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看,交通运输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汽车碳排放和汽车产业快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共识。他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汽车碳减排、碳中和基础研究以及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力度;尽快制定车用能源低碳和零碳标准,出台汽车碳排放法规;新能源汽车应采用目标导向,将其应定义为使用新能源、能达到零碳或净零碳排放的汽车。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认为,可以以做好道路交通低碳化的“加减乘除”为着力点,建议加大地方政府智能交通新基建的投入,减少道路交通单位运输量的碳排放,发挥乘数效应“车端”“路侧”交互共建低碳路网,破除交通基础数据的信息壁垒。

碳交易市场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点评: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的有价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碳排放权交易紧密联结金融与绿色低碳经济,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调研碳市场建设工作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到了最关键阶段,要倒排工期,全面开展对接测试,尽早实现系统运行,确保今年6 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

实际上,国内现有的碳交易所区域差异较大。自2011 年,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广东和深圳等7 个省市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但整体碳交易总量不足、涉及行业不广,而且各地碳配额价格差异较大。

因此,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

零碳新工业体系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本世纪中实现碳中和的共识和行动,不仅推动了能源革命,更将开启一场工业革命。不仅能源生产彻底转向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使用能源的交通、建筑、钢铁、化工等产业体系,将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有关建议加快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的议案,并建议给2030年前碳达峰设定峰值,根据峰值测算出年度的碳排放总量。张雷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绿色经济和市场,也是全球绿色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加上绿色智慧的能源基础设施,将会牵引中国建立零碳新工业体系。如果中国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碳能源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制造的产品将获得“绿色通行证”,绕开碳关税,而且还因去碳而成本更低,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成为全球零碳新工业的中心。

储能

基于“双碳”目标,我国在联合国“2020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的目标,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但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新能源出力大幅波动、功率平衡和运行控制难度极大、挤占常规电源空间、消纳与安全矛盾等问题也愈加突出。

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被业内公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并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而成为今年两会热议话题。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离不开储能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但就实践情况来看,还存各方规划统筹协调性不足、市场机制不成熟,投资储能经济性差、缺乏准入门槛要求等问题。因此,他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电化学储能作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建立市场机制。让储能既要“有效”,也要有利,为储能投资主体提供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机制;三是推进新能源发电+储能,在光伏资源、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同步制定储能电站性能和安全标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四是建设储能云平台,探索储能在综合能源服务、绿电交易、需求响应、能源托管等更多领域的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同样提出,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他建议,推动储能应用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着力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规模、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形成系统、完整的技术布局,在重要的战略必争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并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

氢能

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世界能源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作为能源领域的“新宠”,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也成为近两年来两会的能源热点。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提出,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坚持“绿氢”(风、光、水、核)原则,依托氢能产业园和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引导绿氢制取、氢车应用、用能降碳、氢碳循环,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氢气储运设施、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陈虹提出,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的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统筹氢能战略落地实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

原标题:“两会”热议的十大能源关键词,你都懂了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能见Eknower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