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欧洲与中国的氢能大国地位之争
日期:2021-03-0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qianjiao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欧洲正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发展,抢占产业发展话语权。

近两年,欧洲地区上至各国政府层面,下到企业层面,频有全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消息传来:政府层面,德国、挪威、法国等先后公布《国家氢能战略》,西班牙发布了国家氢能路线图,苏格兰政府也发表了氢气政策声明。

能源企业中,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提出计划,扩大“绿氢”生产规模。英国储能和清洁燃料公司ITM Power表示,将与丹麦风电巨头沃旭能源合作生产“绿氢”。此外,德国西门子能源近期也宣布,将继续淘汰化石能源等核心业务,大力发展“绿氢”等脱碳业务。

车企中,戴姆勒、斯堪尼亚、曼恩、沃尔沃卡车、Daf、依维柯和福特组成的联盟签署了一份承诺书,将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车型,专注于氢气、电池技术和清洁燃料的开发。零部件企业马勒集团、爱尔铃克铃尔集团、蓝界科技等也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深化布局。

项目建设方面,受益于政策激励及企业加速布局,整个欧洲的氢能项目数量及投资规模也在逐步提升。加氢站方面,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欧洲已拥有商业化运营加氢站200座。

欧盟制定了“2050年前气候中和”的目标,并已经将氢能作为未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发力领域之一。在目标压力下,整个欧洲已掀起全方位扩大氢能产业规模的浪潮。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生产国,也在加快布局氢能经济,并在从战略定位、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一步步引导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两者相比较,谁将在新的赛道上抢得先机?

多国制定氢能规划

欧盟最新发布的碳减排目标显示,到2030年,欧盟的碳减排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5%以上,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欧盟一直将发展氢能视为降低碳排放的方向之一。

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欧盟将在未来25年投入4700亿欧元用于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以便抓住氢能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实现气候目标。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还推出欧盟氢能战略,将“绿氢”作为欧盟未来发展的重点。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纷纷展开行动。2020年6月,德国推出国家氢能战略,确认“绿氢”的优先地位,提出至少投入90亿欧元发展氢能;同月,挪威政府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同年9月,法国发布“国家氢计划”,拟在10年内向氢能研发和相关工业投入72亿欧元。

随后,西班牙发布国家氢能路线图,宣布将在2030年建成4GW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今年,苏格兰政府也发表了氢能政策声明,同时提出将投资1亿英镑(约等于1.15亿欧元)的苏格兰政府资源来刺激氢能行业及其供应链。

表现在项目上,欧洲发展氢能产业的势头也很惊人。据海外数据显示,在全球已宣布的228个氢能项目中,有126个位于欧洲,其中大多数将于未来10年内推出。

各企业加码氢能产业链布局

发展氢能产业几乎已经成为欧洲各国的一种共识。事实上,在政策推动下,欧洲从能源企业到汽车企业到零部件供应商,也呈火热布局的态势。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提出计划,扩大“绿氢”生产规模。英国储能和清洁燃料公司ITM Power也表示,将与丹麦风电巨头沃旭能源合作生产“绿氢”。此外,德国西门子能源宣布将继续淘汰化石能源等核心业务,大力发展“绿氢”等脱碳业务;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也宣布,与法国另一能源巨头恩吉就Masshylia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南部地区设计、开发、建造和运营法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

汽车企业中,戴姆勒早于25年前就已启动燃料电池的研究。去年9月,戴姆勒旗下全新的梅赛德斯-奔驰GenH2燃料电池概念卡车在柏林全球首发。该车的用户测试车将2023年在欧洲推出,并于2025年后实现量产。戴姆勒去年还与沃尔沃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初步协议,旨在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以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用于重型商用车辆及其他应用场景的燃料电池系统。

今年,戴姆勒、斯堪尼亚、曼恩、沃尔沃卡车、Daf、依维柯和福特组成的联盟签署了一份承诺书,将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车型,专注于氢气、电池技术和清洁燃料的开发。

雷诺集团1月份发布全新全球战略规划,提出在燃料电池方面到2025年实现电堆到整车的全覆盖;同月,雷诺集团与Plug Power正式签署一个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2021年上半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轻型商用车;2月,雷诺集团又与佛吉亚围绕氢燃料电池轻型商用车的储氢系统展开合作。

零部件企业中,在燃料电池领域,马勒集团在复杂进气系统、功率电子和燃料电池温控领域有着尤为强大的实力,去年9月,该集团与巴拉德动力系统达成协议,将共同为不同重量级商业车开发燃料电池系统,目的是为欧洲等市场供应全套燃料电池系统。

爱尔铃克铃尔集团(Elring Klinger AG)与荷兰汽车制造商VDLBus&CoachBV达成了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交通出行和固定应用的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展开合作。

总部位于丹麦奥尔堡的蓝界科技也已宣布将与Karma汽车合作,共同探索在多种未来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型上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汽车首要驱动力的可行性等。

可以说,从上至下,欧洲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势头迅猛。

中国VS欧洲,谁能抢占先机?

在氢能产业的战场上,欧洲显然已经“撸起了袖子”。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生产国家,对氢能产业的布局与规划也热情高涨。欧洲氢能组织主席查茨马尔卡基斯公开表示,中国在氢能产业上的发展正在对欧洲形成挑战。

去年9月,“以奖代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中国氢能迎来发展新篇章。

现阶段,包括国电投、东方电气、中石油、中石化、中车、中船重工、宝武钢铁等大型央企国企结合自身优势进入氢能产业链条外;多家主流车企也在争相加紧布局,一汽、东风、广汽、长城等企业也都纷纷取得了一定的核心技术突破。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兼收并购或者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具有技术壁垒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占领市场先机。

在投融资方面,根据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投融资金额达到515.2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78.5%;2020年中国氢能产业投融资规模更是达到了712亿元。

图1.2019年-2020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投融资分布(单位:%)

 
图2.2020年中国氢能产业链投融资规模分布(单位:%)

GGII数据还显示,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规模为30亿元,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趋于完善等因素,到2023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2019年到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6%。

现阶段中国整个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较低。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仅为1497辆(交强险数据强险数据)。

从投融资倾向看,中国在氢燃料电池与氢能领域的绝大部分融资都流向了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加氢站等领域,而在技术门槛较高的核心材料以及关键部件等方面,参与者依然相对较少。而恰恰在部分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上,我国目前尚缺乏产业化实力。

在加氢站建设方面,GGII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0年12月31日,全国在建和已加氢站共181座,已经建成124座, 其中2020年建成加氢站55座。但是这些加氢站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等。

在新兴产业发展之初存在挑战是正常现象,而这并不会阻挡中国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浩荡前行的步伐。结合欧洲在加速抢占氢能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势头,在新赛道上,中国亦在不惧艰难地奋力前行。 

原标题:欧洲与中国的氢能大国地位之争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高工氢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