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与企业发展需求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契合度,缘于南海新区深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在科研平台引进时,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相关职能部门在充分调研企业创新需求的基础上,会定期组织开展大型企业观摩、调研会,让企业与科研平台“面对面”交流,让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衔接”。
“我们想把自身的科技成果在威海当地就地进行产品化,为此,我们成立了吉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副院长刘昕晖说,研究院从去年成立至今,已经是在威海注册了6家科技型的企业,助力一大批优秀科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充分利用“外脑”的同时,南海新区还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搭建创新研发平台,打造产业“最强大脑”。
南海碳材料研究院就是一家企业自有的创新研发中心,2020年,他们研发出了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流道双极板,相比于一代双极板,这个二代产品虽然生产成本有所增加,但它将大大增加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正常情况下,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到75%,产生的经济价值要远远高于成本。”南海碳材料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韩建阳说,目前产品已经进入中试阶段,投产后将被用于国家电网削峰填谷、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预计2021年流道双极板可带来2000多万的销售收入。
碳材料研究院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着具有长远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源于有强大的科研团队。据韩建阳介绍,研究院已经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加拿大皇家学院等10多个国内外高校院所展开了合作。
通过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借脑发展”,研究院的专利技术覆盖了碳材料初级产品加工到高级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4大核心技术,打破了欧美公司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南海新区发展动力澎湃。接下来,南海新区将继续围绕“突出创新驱动”重点工作,精准把握企业创新需求,积极推进威海科创城建设,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合作。同时,用好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在南海新区落地转化,以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南海碳材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流道双极板进入中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