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绿色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日期:2021-01-0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从根本上讲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地‘换技术’,推动社会由传统工业发展方式走向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0年会”(下称“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指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从根本上讲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地“换技术”,推动社会由传统工业发展方式走向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需平衡碳减排与经济的关系

2020年9月,我国向国际社会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刘世锦看来,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量化指标,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一个承诺,强有力的预期引导和带动效应,将推动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

在多位与会专家看来,要实现碳排放和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当前距离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已不足十年,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愿景也仅有30年,从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历经60年的情况看,我国将面临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必须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论坛上指出。
刘世锦表示:“中国和发达国家在碳减排方面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发达国家现在主要就是一个碳减排问题,但我们的经济还要保持相当快的增长,同时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这就需要平衡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四件事情协同推进。”

绿色技术推广是关键

多位专家指出,现有的技术结构、产业模式并不适应我国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

“这从根本上讲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换技术’。我们不可能退回到农耕文明,传统的工业文明也不可持续,只有进化到更高生产率且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刘世锦表示。

刘世锦所指的绿色技术,应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率;二是少排放或零排放;三是与传统产业相比有竞争力的低成本。比如光伏发电就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案例。

据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组织专家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水、能源、交通、建筑、土地利用和规划、食物六大领域共20项重大绿色技术。比如,在水环境领域,提出污水处理与厂网河一体提质增效技术、再生水系统水质保障技术等;在能源领域,提出微电网技术、工业余热集中供暖技术、中深层地热利用技术等;在交通领域,提出氢能源车辆技术、智能充电系统技术等;在建筑领域,提出建筑立体绿色技术、“钢结构+模块化内部空间”技术等。

刘世锦建议,“十四五”期间应向全社会推广较为成熟、能够产生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绿色技术。

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杜祥琬看来,节能、提效是降碳的一大举措,而这其中技术节能非常重要。“以钢铁行业为例,如果把现在的高炉炼钢技术改成电炉技术,把长流程进步到短流程,碳强度会大大降低。再进一步,如果以绿氢直接还原铁可以实现钢铁生产零碳化。我们工业还是要的,钢铁业还是要的,但是美丽中国工业零碳是有路可走的。”

需建立生态责任账户

绿色技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但仍有一个基础性的前提条件,即绿色核算。

“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搞碳市场,虽然有发展,但并不及预期,原因是什么?碳可以量化,但为什么交易不起来呢?因为它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人不愿意搞交易,不愿意受到限制,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没有界定它的产权和责任,导致大家没有动力去交易。所以在绿色发展过程中,转型后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是市场在绿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刘世锦指出。

在刘世锦看来,绿色发展缺少微观基础,现阶段减排的驱动力量仍然是靠政府政策推动和道德感召,缺少可持续的机制。要使市场在绿色发展中起作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做好绿色核算;二是要建立生态责任账户,界定产权和责任;三是要有市场交易。

“可以选择一个条件适合的城市或其中的一个区开展试点工作,引入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生态责任账户,并设立交易机制,开展碳或生态元等的交易。这使得相关主体明确减排责任并在一定时期内平衡账户,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目标通过各相关主体减排责任分解落地,推动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刘世锦表示。

原标题:绿色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相关阅读: 碳中和 绿色技术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