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徐强)“活了50多年,这样的好事,还是第一次遇到。”
——11月28日,在重庆市巫山县两坪“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旁的养鸡大棚里,向鸭村村民向时军正在给鸡苗添水,脑子里却一直盘算着张海健跟他说的事。
不久前,“农光互补”项目的合作单位——科尼农业公司负责人张海健找到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公司先期垫付成本,向每个签订协议的村民提供500只鸡苗,加上公司自有的500只,全部由村民饲养,月工资两千元。土鸡长成后,公司负责回收。盈利部分,公司和农户平分。
向时军算了一笔账:半年的时间土鸡可以出笼,工资加上卖鸡,自己至少能够挣到三万块钱,一年就可以挣到六万块钱。
没有资金压力,土鸡不愁销路,每个月还有工资拿。向时军觉得:这个买卖,值!
同样觉得值的,还有张海健。
因为公司采取了“农光互补”的经营模式,在光伏板底下搞种植、养殖,光是土地成本就节省下来一大块。2020年,公司上市销售的3000多只鸡,已经让他稳赚了一把。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这里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2019年,三峡新能源西南分公司开始在巫山县建设“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从规划、设计之初,就把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责任。
科尼农业公司成立后,在当地雇佣了包括向时军在内的五名村民,解决了村里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养鸡,公司还在光伏板下种植了板蓝根、费约果等中药材和经济作物,未来收入可期。
接下来,张海健希望通过代养模式,扩大经营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利益共享。
“我们庄稼人祖祖辈辈的梦想,因一块光伏板实现了。”
在三溪乡双龙村村民王益兴的心中,土地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但又不那么如意。
“我们这里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地里又经常有野猪出没。野猪一来,只要一个晚上,一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2019年,王益兴把家里的十三亩地全部租给了光伏电站。
“不用种庄稼,每年按时发租金,再也不用害怕野猪到地里祸害了。有了时间,我还可以外出打零工挣钱。”
最近,王益兴正忙着在自己的地里除草。不再是为了种庄稼,而是防止杂草过高遮挡光伏板,影响发电。
“干这活,一年还能再挣上一万块钱。靠着自家的地,我实现了双收入。”
自从光伏电站建在了家门口,王益兴的收入还远不止这么多。2019年项目施工期间,王益兴通过到项目上打工,又挣了几万块钱。
据三峡新能源公司巫山项目现场负责人罗欢介绍,在项目建设期间,通过雇用当地村民参与光伏板的运输、基础安装等劳务工作,已经为当地提供了大约20万个工日的工作岗位。
“想着每天能够吃上媳妇做的热乎乎的饭菜,浑身上下就充满了干劲。”
曾经,袁孝祥是浙江一家制鞋厂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一年忙到头,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才能返回巫山老家,和老婆、孩子团聚。
这样的生活,袁孝祥一过就是十年。
2019年初,两坪光伏电站在巫山县当地招聘员工。袁孝祥通过面试,成为电站的一名驾驶员。
从外出务工,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袁孝祥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常年不在家,孩子和自己很生疏。在家过年的那几天,和孩子刚刚熟了点儿,就又要外出打工。”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过往,袁孝祥言语间充满了心酸和无奈。
“现在好了,工作离家近了,我和孩子的心也近了。”
今年4月,袁孝祥的妻子通过应聘,成为电站上的一名厨师。
“每天都能吃到老婆做的饭菜,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更幸福?”
聊到未来,袁孝祥信心满满:“挣到钱,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一下,让孩子读个好的学校。”
有一种幸福,叫光伏电站建在了家门口。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三峡新能源西南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