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策
10月14日,记者一行来到海拔超过4000米的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正斗坝子草场。蓝天白云下,这里数十万块瓦蓝光伏板整齐列阵,蔚为壮观。原本只能放牦牛的坝子,如今已是全川最大的光伏扶贫电站所在地。
“坝子所在的正斗村,2014年人均年收入只有3600元。村民劳动技能匮乏,几乎没有务工收入。”正斗乡党委书记扎仁多登介绍,借助光伏扶贫项目,正斗村组建了金孔雀劳务服务公司,开展“点菜式”劳动技能培训,探索出“劳务经济一条龙”助力脱贫。在2018年退出当地贫困村序列时,正斗村人均年收入已达1100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新增收入的七八成。
如今,正斗村360户村民有162户吃上了“劳务饭”,村集体经济也从零增至50万元,明年更有望突破100万元。
“光牧互补”
这里的条件百里挑一
甘孜州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不少,但像正斗坝子这样既辽阔又远离景区,且水电发达还有外输“电力天路”的地方却不多。发展光伏产业,正斗乡可谓“百里挑一”。
坝子一直是当地半农半牧民的草场,若影响放牦牛,老乡是不可能答应在这里发展光伏产业的。为了打消顾虑,正斗乡、村两级基层干部代表前往青海学习。“去那边一看,不仅草场没破坏,光伏羊也发展起来。”扎仁多登一下有底了,“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这种‘光牧互补、一地多吃’的模式很有说服力。”
“在坝子上,我看到了希望!”学习回来后,扎仁多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大家来到正斗坝子,沐浴在高原的阳光下,掰起手指头算细账:“项目前两期共计21万千瓦,紧跟着50万千瓦的立项也已批准,后续可能发展至200万千瓦,届时除了租金收入,还有大量基建带来务工收入。项目建成后,每5000亩电站需有2名巡护员,每人每年有4000元巡护补贴。同时,在保持放养基数的前提下,坝子依然可以继续放牧……”
老乡们听进去了,项目顺利落地。铺路、打桩、运料……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劳务经济富集体,培训增加竞争力
光伏项目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工程建设初期,由于各种原因,一度产生了大量劳务冲突。
转机出现在2018年初,正斗村成立了金孔雀劳务服务公司,作为协调用工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中介,由村两委负责统筹;同时,村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明确了“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村民尼玛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前,尼玛一家9口主要靠挖虫草、松茸为生。“因为没有技能,即便去城市也就业难、工资低。”坝子上的电站基地施工,尼玛跟着一名装载机机手学了一两个月,慢慢就上手了。后来,尼玛在金孔雀劳务服务公司注册,“更是不愁没活儿干了”。几年累计下来,单是开装载机一项,尼玛就挣了七八万元。
尼玛不是个例,在光伏项目建设带动下,通过务工脱贫的村民越来越多。“以前会技术的只有两人,现在光会开挖掘机的就至少有13人,还有19个人会开大车。”尼玛说。
据统计,2017年至今,当地群众的劳务收入已超600万元;同时,集体经济也充盈起来,基层干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了明显提升。
“以前,正斗村公路每年的维修费预算只有1万元左右,让村民投工投劳难度大。集体经济有了规模后,用于公路维护的钱增加到三五万元,保畅能力大大提升。”扎仁多登说,明年底,乡上还将引入首批150头藏系绵羊,作为集体经济的另一个产业支撑。“村民有了一技之长,再加上集体经济兜底,就更利于巩固脱贫成效。”
除了正斗乡,乡城县吃上务工饭的乡镇村落还有很多,水洼乡郎冲村11户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也是一例。
据水洼乡乡长格拉介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原来信息闭塞的村民不仅住进了公路干道旁的新家园,更开起农用车,在县城周边打工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村民也愈发重视教育,家家户户都把孩子送出去读书了。”
“如果只做纯体力活,干满一天也只有120元。但凡会些木工,或者能砌砖、拌水泥,每天就能拿到两百多元。”格拉说,村民现在对劳务培训都格外上心,其中机电维修、农具维修、焊接等培训尤其受欢迎。
原标题:光伏产业推动,正斗村村民吃上“劳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