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王刚:逃顶光伏泡沫
日期:2014-08-3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ev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在这个富豪频出的年代,制造富豪的人开始浮出水面。

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东亚银行大厦13楼,直到中午12点,维思资本的项目会议仍未有结束的迹象,公司副总裁一次又一次表达歉意,与王刚的采访时间被告知只有午饭时间。

王刚,海归背景,曾在法国捷鸿资本(NPEA)担任中国业务共同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在如今的国内PE行业,海归背景创始人已经多如牛毛,鼎晖、新天域、赛富均为海归创建。但王刚却以无锡尚德、赛维LDK等项目上的精准进出而闻名业内,甚至被誉为“首富制造商”。

直到2009年2月,王刚才自立门户创建维思资本,而此时国内PE井喷已经结束,整个行业转入平静,但是王刚的战绩却是继续高奏凯歌,连续7年被福布斯评为最佳创业投资人,入围清科、投中国评选的PE机构前50强。

中西合璧“技术宅”

在王刚的同事看来,王刚平时严肃内敛,外资PE管理合伙人出身,讲到技术性问题比较深奥,所以告知记者来之前最好多做点准备。

莫非是个“技术宅”?

“你是个海归,觉得自己和本土PE投资人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有不同吗?”记者真担心这位“技术宅”的回答,但实际上王刚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

“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也学会了一些本土投资者的方式,实际上我们团队是中西合璧的,我在国外呆了十几年,但是后面7年都在国内投资,必须要本土化才行。”

王刚说,维思资本团队有一半以上都有海归背景,但是都是中国人,与本土投资人的区别更体现在投资理念和策略上,非常有原则性,很注重技术分析。

生于浙江的一户中产家庭的王刚,1989年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专业毕业,但这位“工科男”并没有投身技术性工作,而是选择了去新西兰留学,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从事财务工作。

直到2000年,王刚才回到国内成为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管,该公司于2002年被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亚信科技收购,但是王刚并没有继续留在广州邦讯,而是选择了离开。

原来,亚信的竞争对手法国外贸银行原先也看上了广州邦讯,但最终功败垂成。这家银行虽然没有得到邦讯,却将王刚挖了过去,并与其共同创建了NPEA,王刚则负责中国地区业务,从此开始了他的PE投资人生涯。

虽然王刚十多年时间不是在国外工作,就是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他骨子依然没有脱离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维思资本里,其他员工的办公区一派商务气息,但是他的办公室里却是一水的中式风格,让人很难与陆家嘴的现代金融气息联系起来。

首富制造工厂

在PE行业有句俗话,3年不开张,开张吃3年。而最后的结果证明,法国外贸银行的识人眼光确实足够毒辣,这位新西兰梅西大学MBA研究生一入行,便立刻显示出少见的天赋。作为NPEA的共同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王刚将NPEA的主攻领域定为当时方兴未艾的新能源。

2005年12月14日,中国光伏第一人施正荣风光无限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里,为无锡尚德敲响了中国光伏行业的上市第一锣。而直到不久前,无锡尚德幕后的操盘手才终于被曝光,他就是王刚。

2004年9月,王刚第一次接触无锡尚德管理层,彼时的尚德还是国有控股,施正荣也还只是小股东。但是公司经营和前景都让王刚大为兴奋——“毛利率30%以上,2004年净利润就有2000多万美元,而且技术上在国内首屈一指。”凭借敏锐的嗅觉,王刚认定尚德就是他理想中的“猎物”。

在接下去的一个月时间,王刚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市场调查,拜访了不少于5家德国客户,由此法国NBP成为当时最了解太阳能行业的投资机构。最后,王刚和团队经过详细的假设测算得出结论,即便是国有股不退出,他们依然能够获利。

2005年2月24日,法国NBP和施正荣签订了投资意向书。此时让“王刚们”欣喜的是,尚德国有股退出获得重大突破,而如果当时不下决心,此时已经没有机会。

最终,王刚投了1500万美元,这也是当时NPEA单笔投资的上限,虽然只是尚德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但NPEA却是作为首席投资人牵头市场调查,法律文件起草以及协调其他几家投资机构谈判,共计完成8600万私募投资。

继无锡尚德之后,王刚率领NPEA在新能源领域连战连捷。2006年,王刚首次接触江西赛维LDK的创始人彭小峰,他们于2006年6月投产,7月份王刚就决定将钱打给LDK,短短三个月里,王刚共为LDK 3次投资,共计8550万美元。而到2007年8月,LDK在一年半时间里营收从零到4.8亿元,让业界瞠目结舌。

2007年6月4日,江西赛维LDK在美国上市,这是当时美国融资额最大的中国IPO项目。

尚德和LDK完美运作让NPEA的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两个项目的回报率分别达到11.6倍和9.9倍,施正荣也以180多亿的身家,超过前首富黄光裕登上2005年首富。而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彭小峰,也以400亿人民币的身家坐上了2007年胡润百富榜第六、江西首富的宝座。一时间,王刚率领的NPEA成了“首富制造工厂”。

但是在尚德和LDK上市后不久,维思资本变果断地选择了退出,从而逃过了光伏行业的大劫难。“我们2007年就全部退出了光伏产业,当时光伏泡沫才刚刚形成,市场比较狂热。”王刚回忆,当时他们内部形成了一个报告,预测光伏产业会“大宗商品化”,意思就是随着原材料和技术门槛的降低,光伏产能将急剧扩大。

反思当年光伏泡沫破裂的原因,王刚表示,“一是投资门槛降低,无论是政府还是民营都是蜂拥而入,二是欧美市场严重下滑,而国内市场尚未培育,三是当时很多企业家没经历过经济周期,乐观情绪严重。”

而现在,随着欧美市场的逐渐复苏和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兴起,国内光伏企业重新看到了希望,不过王刚认为,国内光伏现在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但产能仍然太大,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注入,短期还难以走出低迷。但是分布式光伏是当前光伏行业的新亮点,未来会有一定市场。

只求单个项目成功率

从2004年到2008年,王刚在NPEA一共做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9个项目,其中7个赚钱,成功率将近八成。就在风头正劲时,王刚选择了自立门户。2009年,王刚组织新的团队创建了维思资本,他要在这个新平台续写神话。

“我们成立之时正是国内PE行业泡沫横飞的时代,到处都是机构,一个项目都有几十只基金在追,导致估值飙升,想赚钱都很难。”全程经历过中国PE行业发展的王刚对当时的印象尤深,“那时候看到十几二十倍市盈率的企业很多,整个市场被玩坏了,现在好一点的企业也很少超过10倍。”

2007至2009年的3年间PE机构出现井喷,以至于募资困难一直延续到现在都没有大的改观。不过,王刚却得到LP们的积极响应,首期基金仅仅三个月就募集了5.82亿元,从最早的美元基金到现在的人民币基金,5年来总规模超过20亿元。

在维思资本创立初期,王刚仍以清洁能源作为主打品牌,台海核电、得胜锅炉、京冶轴承、多元水务、久吾高科等项目都属此类,但是其视野也开始逐步扩大到大消费、TMT等新兴领域。

“这也可以叫转型,但更恰当的说是完善,我们现在还在投资清洁技术,但是我想在策略上更加多元化。”王刚说,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周期的不断演变,你不可能永远抱着说我只做房地产,可能过去的10到20年你投房地产赚钱,但是未来你还做房地产是很难受的。比如如果我这几年还投光伏,那可能就不合适。”

2012年之后,维思资本相继进入花间堂、南京汉恩、凤凰都市传媒、新致软件、恒久财富、网娱智信等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与日常消费有关。

截至目前,维思资本一共只投资了15个项目,其中博彦科技(002649,股吧)已经IPO退出,久吾高科也已递交上市申请,其他项目都在高速成长,无一出现经营问题。

“有LP说15个项目是不是太少了,很多我们这种规模的基金都投了几十个,我说我们不撒胡椒面,只求单个项目的成功率。”王刚说,虽然他们投的项目少,但是看的项目却是多如牛毛,“估计有2500多个,最后只选了15个,但是我对这些项目都是非常满意的,即便投完几年后还是很满意。”

王刚说,他们一贯的风格就是“拐点投资、精准投资”,一旦看准后就重仓进入。

人物简介 王刚 浙江丽水人,1968年生,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专业毕业,新西兰梅西大学MBA;2000年,任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高管;2002年,捷鸿资本任联合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成功投资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其中,无锡尚德退出回报为11.6倍;2009年,创立维思资本,现任维思资本总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华夏时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