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度碾压众多国内电池企业,装机量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位居国内前三,后来又突遭巨大变故、几乎销声匿迹的沃特玛,其母公司坚瑞沃能在“刮骨疗毒”之后,如今正在迎来业绩转机,有望浴火重生,实现凤凰涅槃。
沃特玛之变
说到坚瑞沃能,就不得不重点提下“大明星”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的沃特玛,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企业之一。2016年2月,坚瑞沃能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以52亿元人民币的巨资将沃特玛收入囊中。由此,本来主营消防业务的坚瑞沃能,摇身一变,闪电般跨界成为“颇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企业。
当时的沃特玛,可谓风光无限,红得发紫。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更是力压群雄,让国轩高科、力神、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比克、中航锂电等实力大咖都黯然失色。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沃特玛都位列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客户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通客车等重量级车企。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在随后的几年中,沃特玛却接连不断地经历了停产、停工、销量下跌、资金断裂等一系列变故,甚至到了被破产清算的边缘,彻底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电池生产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比克电池、亿纬锂能、国能电池、中航锂电、卡耐新能源;已经完全没有了沃特玛的身影。实际上,因为资金链的断裂,2018年的沃特玛已经基本处于停业整顿状态。
仅仅一年的时间,沃特玛就从曾经的动力电池“三哥”,沦落到停业整顿的地步,变动幅度之剧,变化时间之快,让整个业内都为之愕然。
轻装上阵
受“沃特玛之变”的影响,母公司坚瑞沃能财务状况也跟着“炸雷”。2018年,坚瑞沃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58.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2亿元。而实际上,2017年的坚瑞沃能就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暴跌965.9%;该年度显示在装机量上的排名只不过是表面的风光。
对于“翻车”的原因,坚瑞沃能的解释是,因战略决策失误、扩张速度过快、国家对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调整,以及宏观环境去杠杆的政策,导致沃特玛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续贷难度增加,出现现金流极度紧张的局面。而大规模债务逾期,也致使坚瑞沃能及沃特玛大量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量经营性资产被查封。
显然,经历变故的沃特玛从“金子招牌”,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坚瑞沃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被进一步“烫伤”。2019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沃特玛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当时的沃特玛对外负债约 197 亿元,其中拖欠 559 家供应商债权约 54 亿余元。
业内分析称,一旦进入破产重整环节,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目前面临的困境将迎来转机,坚瑞沃能债务重组成功的话,将能轻装上阵,推动引进战略合作的进展。2019年11月,坚瑞沃能发布了关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进展公告。
债务重组果然起到了疗效。坚瑞沃能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3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即主要来源于破产重整预期会产生债务重组收益,以及因沃特玛已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而转回的超额亏损。
“骑上”悍马
如今,坚瑞沃能又迎来新的翻盘的机会。7月14日,坚瑞沃能与悍马(重庆)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悍马重庆”)建立企业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拟共同合作开发悍马G1.5定制运营车型,并在车辆的电池配套、投放运营及电池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
坚瑞沃能作为该项目专属合作方,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使用不低于3GWh的电池产品,大约配套20万台新能源车;将会在未来5年内给坚瑞沃能贡献约24亿元的收入。据了解,悍马重庆全资子公司悍马(合肥)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悍马MINI SUV新能源汽车G1(G1.5)、G2系列生产线,其产能为5万台/年。
坚瑞沃能负责人表示,此次和悍马重庆合作,是为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市场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此次合作符合坚瑞沃能重整后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有利于恢复公司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那么,债务重组后轻装上阵,如今又骑上“3GWh电池配套20万台”的大悍马,坚瑞沃能是否能迎来业绩发展的第二春,电池中国网将持续关注。
原标题:历经“沃特玛之变”坚瑞沃能或迎来“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