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过年,与国内13个小时时差,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完整觉,心急如焚。我在思考,我们员工该怎么办?中来该怎么办?……”5个月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来股份(300393.SZ)董事长林建伟忧虑万分。
事实上,疫情之下,林建伟要面对的远不止这些。作为光伏背板龙头,中来股份自2016年开始谋求转型,但其在太阳能电池业务的加码布局,为下一步全面发展埋下了“祸根”。并且由于高比例股份质押、减持或协议转让股份等问题,公司市值曾一度跌至40亿元左右。
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评价:“投资N型单晶太阳能电池的方向有偏差,小体量公司并不适合最先吃螃蟹。在光伏行业大企业试错成本可以承受,但对小企业而言是很难受的。中来做得比较早,在业内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同时还受到了P型PERC电池和N型异质结电池路线的挤压。”
不过,中来股份方面并不这么认为。7月16日,该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我们投资电池业务并没有遗憾,N型电池投资项目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技术是领先的,虽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步骤和节奏没有完全超越预期,目前规模不大,但是经过这几年的锤炼和市场验证,我们对未来光伏市场充满信心。”
尽管如此,林建伟却有意将中来股份的控股权转让他人。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将其直接持有的中来股份约1.47亿股份,分次协议转让给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江能源”)。股权转让完成后,中来股份新的控股股东将易主为贵州省国资委。
“首吃螃蟹”转型难
2008年,42岁的林建伟在江苏常熟创立中来股份,并于6年后带领公司登陆创业板。起初,中来股份专注于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生产和销售,是光伏背板龙头。不过,林建伟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财报显示,中来股份制定了从单一背膜业务转型升级为“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光伏应用系统”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2016年,中来股份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其中包括设立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州中来”),计划实施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而这也预示着,林建伟个人事业转折点的来临。
对于该投资,中来股份可以算是国内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业内看来,从技术逻辑上看,彼时相比光伏“多晶路线”,单晶仍不是绝对主流;而相比P型光伏电池占据市场主流,N型电池仍处于被观望状态,实现产业化尚有距离。
2016年,中来股份计划非公开发行募资13.67亿元,用于投资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电池(N-PERT太阳能电池),总投资达16.58亿元。2017年12月,3名认购对象按约履行股份认购义务,其中林建伟认购11.8亿元。
不过记者发现,该项目于2016年9月先行以自筹资金投建2条生产线,后期却推进缓慢,实际效益并不理想。根据中来股份公告,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5年,达产后正常生产年效益为5.14亿元,但2019年底,项目才完成100%投资进度,产能过半,且累计实现效益不足7000万元。
对此,中来股份方面告诉记者:“我们拿到公开发行的批文拖了很久,前期我们都是一点一点用自有资金做的,并没有利用募集资金去做,进度没有那么快,产能释放也有待跟进。”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中来股份还进行了产线升级,将N型所有N-PERT产线升级改造成N型TOPcon电池产线。对于改造原因,业内专家曾告诉记者,N-PERT电池相比主流P型PERC电池性价比并不明显,较难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占比。
而实际上,2018年3月中来股份便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募集总额不超过10亿元用于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并于2019年2月底公开发行。
不过2020年4月,上述项目再次搁浅。中来股份方面披露,基于工艺和设备选型及疫情影响等因素,公司决定将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同时还将可转债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用途变更为投资N型单晶双面高效电池配套2GW组件项目。
目前,囿于TOPCon电池自身成本略高,至今也没有形成较大规模。有消息称,2019年底,市场上TOPCon电池产能2GW左右,而PERC电池产能却超100GW。
不仅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产异质结电池,TOPCon电池的生存空间似乎正在被挤压。业内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从效率上来看,TOPcon介于PERC和异质结之间,是有一定优势的。并且其可兼容PERC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未来几年也可能会有部分企业选择这种路线。但是,假如异质结成本下降速度快于TOPcon,中来股份是有压力的。
“异质结是一项有潜力的技术,但其产业化、商业化时间还需时日。TOPCon也有独特优势,以及具备量产和市场应用的基础,即使在异质结产业化之后,TOPCon也同时将在市场上并驾齐驱。”中来股份方面对记者表示,“投资电池业务并没有遗憾,N型电池投资项目的战略方向正确,技术是领先的,只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步骤和节奏没有完全超越预期。”
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在技术研发上也花了不少“心血”。2018和2019年,中来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1亿元和1.22亿元,占公司净利润分别约85%和47%。不过,某太阳能电池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中来股份)P型电池都没有做过,做N型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积累。”
资金压力悬顶
过去几年,林建伟投资N型电池使其承受了巨大资金压力,相继通过减持或协议转让股份缓解股票质押风险,而且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也集中减持套、离职,公司经营风险隐现。
2019年1月以来,中来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开始减持、协议转让计划。
同年1月7日,林建伟、张育政计划减持中来股份的股份合计不超过480万股(含本数)。1月21日,二人减持430万股,合计套现约0.67亿元;6月15日,中来股份披露,林建伟和张育政拟分别减持不超过235万股和706万股,9月9日,林建伟夫妇合计减持620万股,合计套现0.73亿元;9月17日,中来股份披露,林建伟、张育政向嘉兴聚力伍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兴聚力”)协议转让合计1796万股,转让总价2.19亿元。
2019年11月18日,林建伟向李百春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中来股份1800万股,转让价格为12.20元/股,合计总价2.196亿元。
对于上述减持和协议转让股份的原因,中来股份的部分公告并未解释特别明确,不过很大部分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获得资金回笼,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2019年11月15日,中来股份披露,林建伟所持股份质押比例已高达99.48%,张育政所持股份质押比例也达71.94%,林建伟与其一致行动人张育政、苏州普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股份质押比例87.67%。即使到2020年6月8日,林建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中来股份96.82%股权仍被质押。
中来股份方面告诉记者,林建伟夫妇为认购定增,以质押股票的方式融资,已累计融资14.5亿元,每年产生财务费用近1亿元,减持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利息和偿还部分借款。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林建伟夫妇以股票质押方式实现定增投资N型太阳能电池之际,2018年3月27日,中来股份却传来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集中减持的信号。
根据公告,2018年5月23日,中来股份副总经理谢建军计划减持股份不超过50000股。同年5月26日,该公司董事宋轶、副总经理LIUYONG(刘勇)、副总经理李炽、副总经理张超计划减持股份分别不超过50375股、150000股、50000股、50000股。同年5月29日,董事、副总经理夏文进计划减持股份不超过50150股。
对于减持原因,中来股份方面表示为“个人资金需求”。不过,记者注意到,2018年8月和2019年5月,上述股份减持名单里,刘勇、夏文进已相继离职。
据悉,两者均为中来股份的技术骨干,其中刘勇是N型太阳能电池业务实施主体公司的关键性负责人。
易主国资?
为缓解资金压力,2019年以来中来股份一直在寻找战略投资合作方。
2019年1月,中来股份曾计划与华君实业进行战略合作。中来股份方面曾表示,此举有利于中来股份借助华君实业在金融及产业方面的资源,巩固中来股份在N型高效光伏领域的领先优势,为中来股份进一步扩充高效电池产能提供资金支持。
彼时,华君实业或其指定相关方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林建伟、张育政合计持有的中来股份5%至10%的股份。但不足半年,中来股份便终止了与华君实业的战略合作。此次联姻失败后,中来股份开始搭上国资企业。
2019年12月30日,中来股份披露,拟出资3亿元对泰州中来进行增资,同时引进姜堰国投、姜堰城投及姜堰龙翔城建共同投资6亿元作为泰州中来的新增投资者。
相关资料显示,三大战略投资者姜堰国投、姜堰城投和姜堰龙翔城建均为国资背景企业。中来股份方面表示,通过引入国有公司资本,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旨在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保障公司光电板块后续资金及业务发展需求,有利于泰州中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拓宽融资渠道。
除此之外,前文提及的通过协议转让股份引入的股东嘉兴聚力,则进一步为中来股份和乌江能源“牵线搭桥”。
6月19日晚间,中来股份披露,林建伟、张育政夫妇拟将其直接持有的合计约1.47亿股股份,分次协议转让给乌江能源。本次拟转让股份占中来股份总股本约18.87%,转让总价约11.63亿元。
股权结构显示,当前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合计持有中来股份3.0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9.15%。股权转让完成后,二人持股比例降至20.28%。但由于乌江能源在本次股权转让中拟取得合计约2.01亿股股份的表决权,由此成为中来股份新的控股股东。
相关资料显示,贵州乌江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乌江能源100%股权,实际控制人为贵州省国资委。
中来股份方面向记者表示,乌江能源将在业务、资金和产业层面支持中来股份的发展,具体内容和合作模式双方业务团队已经开始接触。与此同时,林建伟承诺6年不离职和3年不减持,确保公司经营和管理稳定。
原标题: 中来股份“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