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民投、津劝业等几家辉煌的企业在光伏产业,从过五关斩六将到走麦城,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这背后国家光伏发电补贴欠款一定是主要原因,此外还有用传统能源的投资思维投资光伏。当前的中国光伏,到了新时代开始的时候,也到了和往日告别的时候。
一天,老红在同一个光伏专业网站,先后看到了《民营巨无霸中民投遭“悔婚”20亿元市值小公司圣阳股份放弃重组》、《津劝业重组国开新能源25年股票简称将消失?》、《再卖16座共计540MW电站!熊猫绿能换取2亿元现金降压》三篇文章,读罢不禁一声叹息。
中民投、国开新能源、熊猫绿能,分别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企业、最大的国有政策银行、资源丰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都曾有过光伏人津津乐道的辉煌故事。
他们在光伏产业曾经有多辉煌?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的传说,为了吸引中民投的投资,宁夏地方反悔了所有给其他企业的光伏指标承诺,竟然全给了中民投。中民投2014年携500亿元注册资本横空出世,到2017年时,光伏资产已近千亿,电站规模达到1.27GW,其中宁夏为814MW,让中民新能用最短的发展时间,就有了可以和上市公司圣阳股份谈婚论嫁的身价。
2011年前后,老红如何判断光伏企业的实力?就看国开行给它的授信是50亿还是100亿。可以肯定的说,没有国开行的早期支持,中国光伏一定不是今天的模样。深谙光伏产业,成为国开新能源对光大金控、摩根士丹利、红杉资本、中日节能等一众金融资本股东的强大号召力,也使得国开新能源的总资产规模,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7月末,分别为46.27亿元、61.72亿元和101.16亿元,2018年、2019年1—7月比上期分别增长33.39%、59.04%。
熊猫绿能的辉煌和影响所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熊猫绿能创造的“熊猫光伏电站”项目,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清单,计划未来5年,要在全球建设100座“熊猫光伏电站”。
遗憾的是,这几家辉煌的企业在光伏产业,从过五关斩六将到走麦城,却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特别是中民新能,曾经让多少地方政府箪食壶浆、大型企业仰视才见,现在却被一个“20亿元市值小公司”所抛弃,很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
他们在光伏产业为什么会这么快地走到如此境地?
国家光伏发电补贴欠款一定是主要原因。中民投共有29座地面电站,21座“正在准备申报第八批可再生能源补贴”,而光伏人都知道,“第八批”不复存在;国开新能源应收账款主要为电价补贴款,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7月末,其应收账款期末金额分别为6.64亿、8.32亿元和13.7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5.38%、136.17%和302.41%;熊猫绿能的光伏补贴欠款,更是高达37.63亿元。这三家企业,都是标准的金融投资企业,金融投资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精准计算,可是无论他们算得多准,却怎么也计算不出会遭遇补贴欠款这种最不可能出现的数字,因为国家信用从来是三A级的信用。
用传统能源的投资思维投资光伏也一定是重要原因。靠金融优势快速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垄断企业,是金融思维企业早期投资光伏的定势思维。可它难免会犯两个错误:一个是没想到实际发电时间,早期的火电常常是计划是5000小时,实际是5000以上。早期的光伏发电常常是计划是1500小时,实际是1500以下。2019年前9个月,全国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是910小时;一个是没想到光伏电站规模不一定越大越好,传统能源的特点是中心化,越大越好,光伏新能源的特点是去中心化,越分散越好。2019年前9个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599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是77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是826万千瓦。
投资认知和投资环境的主、客观原因,让三家在光伏产业曾经何等辉煌的企业一时难再辉煌。当前,中民投选择了收缩、国开行选择了回归、招商局选择了离开,让光伏人在深深遗憾地同时也投去尊重的目光,他们代表着光伏人都曾经历过的辉煌时光。
当前的中国光伏,到了新时代开始的时候,也到了和往日告别的时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光伏正在迎来新的投资高潮,今年7月,国际石油巨头道达尔和远景能源成立合资公司,目标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更多的大型国际资本来了;10月28日,中建材投资100亿元的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在醴陵东富工业园开工,更多的大型国有资本来了;同日,高瓴资本400亿元入主格力电器,格力电器立即宣布经营范围拟新增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发电产品等,更多的大型民间资本也来了。
当前的中国经济,那个可以“疯狂借钱赌国运”的时代结束了。2020年的中国光伏产业,一个取消补贴、新的投资时代开始了。中国有着全球最强的光伏产品加工能力,有着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建设市场,能不能有着全球最优秀的光伏投资结果,考验着中国光伏的投资环境,也拷问着每一个来到光伏产业的各种资本。
原标题:挥挥手,告别光伏行业那些曾经辉煌的投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