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股的暴雷毫无征兆?并不尽然。东旭光电近年大量成立财务公司,投资金融公司并在体系内产生大量关联存款。东旭光电的暴雷,或许能从其财务公司的存款安排上略窥一斑。
11月18日,在债券“17东旭01”出现37%的“离奇”暴跌之后,上清所于隔夜晚间发布公告:未收到东旭光电发行的中期票据付息兑付资金。简而言之,“白马股”东旭光电出现了债券兑付实质性技术性违约,而今年第一个“雷”,花落东旭集团的“中国最受欢迎上市公司董事长”李兆廷。
根据资料,东旭光电在2016年度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共有两个品种,16东旭光电MTN001A”以及“16东旭光电MTN001B”,这次主要涉及的“16东旭光电MTN001A”债券违约金额共计18.7亿元。
紧随“暴雷”而来的是“接盘侠”。11月19日,东旭集团公告称,东旭集团控股股东东旭光电投资有限公司拟向石家庄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转让其持有的东旭集团51.46%的股权。有意思的是,东旭光电的前身为“宝石A”,后者的前控股股东宝石集团就是由石家庄国资当年亲手交给李兆廷的“礼物”。
东旭光电总共发行了4只债券,而一年内面临行权(回售)的就有3只,合计48.56亿元。令人疑惑的是,9月末东旭光电账上还有183亿元货币资金,却为何无法兑付18.7亿元的债券回售?一时间,关于东旭光电将成为“康得新第二的”的说法甚嚣尘上。莫不是大存大贷的财务造假经典套路再次上演?
实际上,由东旭集团和东旭光电共同设立的东旭财务公司或是上市公司手握183亿元货币资金却无法填补18.7亿的债务窟窿的关键所在。控股股东东旭集团仅用了8年时间,就将公司净资产从4.26亿元扩张到458.62亿元,成为集光电显示、新能源、金融、地产等为一体的大型多元产业投资集团。这其中,财技的关键何在?
“祸起”东旭财务公司?
东旭光电的违约似乎早有迹象。
10月31日,有投资者在互动易上提问公司:货币资金约180亿,短期借款约100亿。可以解释一下有钱还借钱的道理么?而公司的回应不痛不痒,称是为了安排安全的营运资金。不过,有细心人士发现,除去部分受限资金无法挪用外,东旭光电的部分现金,似乎被归集到了东旭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简称“东旭财务”)。
2016年11月,东旭集团与东旭光电分别出资6亿元和4亿元共同设立东旭财务。2017年,东旭财务公司增资至注册资本50亿元,两方股东等比例增加出资份额,东旭光电的出资为20亿。
根据东旭光电股东大会授权,上市公司可以将45%的货币资金存入东旭财务公司。东旭光电2018年财报显示,上市公司当年存放于东旭财务公司的存款高达81.2亿元。此类财务公司通常用作集团体系内公司与上市公司间资金往来的渠道,比如东旭光电将闲置资金存入其中,而集团可申请对上市公司的资金调用。
(来源:东旭光电2018年财报)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东旭光电、东旭蓝天两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存入资金余额总计114.97亿元,这其中,东旭光电存入87.78亿元,东旭蓝天存入27.19亿元。如按照上述描述计算,东旭光电光在东旭财务沉淀的资金就高达107.78亿。
通过设立财务公司集团母公司可借由子公司的资金来发展支撑其他的业务,而弊病在于,由于东旭财务在东旭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不必要列示关联交易,这笔所谓东旭光电的“现金”,实则无法通过母公司追踪其投资方向和回款情况。
集团公司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
鉴于东旭在不到9年时间从资产十多亿元的“小公司”,已然成为一个资产2000多亿元的“庞然大物”,成为集光电显示、新能源、地产、金融等为一体的大型多元产业投资集团,财务公司或许只是东旭系众多”优秀“财技之一。
目前,“东旭系”除拥有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三家上市公司之外,东旭集团还是西藏金融租赁、金鹰基金,衡水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绝对控股股东。而东旭系大量购入金融机构股本,也是近三年以来的“常态”。
有意思的是,对西藏租赁和衡水银行两家绝对控股金融机构,东旭集团均采取不并表的做法,令人感到生疑。
在东旭集团的壮大过程中,离不开其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而这背后又不得不提实控人李兆廷。
1997年李兆廷下海淘金,创业初期,他的小公司主要为电子显像管(CRT)玻璃外壳生产企业提供装备。到了2004年,东旭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T装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事实上,2003年,李兆廷已意识到整个产业的风向正在发生变化,美日韩等在显示器领域处于前列的国家正逐渐从传统的CRT彩电转向平板电视的研发。
于是,从2004年李兆廷做出了向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到2010年,东旭集团实现了玻璃基板真正国产化,在郑州旭飞建成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实现了玻璃基板真正国产化。
东旭集团在资本市场转折点,或始于2009年对宝石A的收购。2011年东旭集团成为宝石集团的控股股东,并间接控制了上市公司宝石A,也就是后来的东旭光电。此后,东旭集团又收购了宝安地产、嘉麟杰两家上市公司,几乎完全复制了东旭光电的资本运作路径——现金收购、定增融资。
但令人疑惑的是,8年间的368亿增资款从何而来?
根据东旭集团披露的债券募集说明书,2011年以来,东旭集团共进行了10次增资,注册资本从300万元,增资至368亿。而增资主要来源于东旭光电投资(无实体经营业务)、李青(李兆廷夫人)、北京东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李兆廷和李文廷持股)、李文廷(李兆廷妹妹)。但李兆廷及相关主体如何筹集而来我们不得而知。
(来源:2018年财报)
数据显示,东旭集团目前在存续期的债券有15只、合计债券余额196.39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券余额超过89亿元。另外,2014年,华融信托和东旭集团成立了并购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期募集9亿元,共募集7期,此或是东旭集团增资的重要来源之一。
企业预警通显示,在东旭光电投资有限公司过往的融资图谱中,其用的比较多的融资手段是债券融资(境内17只存量债,境外2只)、股权质押融资(204次)、租赁融资(74)次,应收账款融资(83次)。而这也导致了东旭集团的高负债。
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东旭集团总资产2071.30亿元,净资产780.07亿元。光是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就有564.32亿元;总债务1291.23亿元,资产负债率62.34%。
而同子公司东旭光电同样令人疑惑的行径是,东旭集团在账面货币资金高达368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承担658亿有息负债带来的20亿财务费用?而其大多数债券融资利率都在7%以上,宁愿偿付较高的利率也要融资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资金压力。
原标题:“东旭系”暴雷!手握183亿却还不起20亿的债? 一场价值400亿的财务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