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美部分企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将光伏产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10月27日,欧洲光伏行业协会主席WinfriedHoffmann表示,如果中国企业只是为了出口的话,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与此同时,据了解,中国企业将成立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产业联盟。
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G瓦,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基地,也是第一出口大国(超过九成出口海外)。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上下游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与各地方政府共签订了40多个项目订单,总量超过12GW.
反倾销调查、“过剩论”掀起的同时,近来,外资企业大举在中国太阳能市场进行“圈地”。红火发展近4年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国外企业建议反倾销调查
8月底,德国两家大型太阳能公司Conergy和Solarworld向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申请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SunPower等太阳能公司也表达了欲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愿望。
对于中国光伏产品在德国的遭遇,10月27日,欧洲光伏行业协会主席WinfriedHoffmann在“2009中国光伏发电(西安)高峰论坛”上强调,中国企业在增加产能的同时,应该注意培育“当地的市场”。“如果只是为了出口的话,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其言下之意或是,如出口继续无限制增长,可能会导致欧洲更多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WinfriedHoffmann对当日参与论坛的数十家企业代表用了“提醒”等字眼,反复告诫“不能一味为了出口”。
据悉,欧洲企业对国内光伏产业反倾销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价格上。
常熟光伏企业阿特斯太阳能集团公司总裁瞿晓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国内价格低于国外价格,同时行业平均毛利率在20%左右,产品价格高于成本,因此并不构成“倾销”。
虽然“大厂”表示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但有行业人士表示,为了抢得市场,部分小规模出口商确实存在“低价”销售的行为,这也反映了长期依赖出口的光伏行业各自为战、组织松散的现状。
中国企业欲抱团“应战”
“如果没有欧洲市场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爆发性增长,就不会有尚德的今天。”无锡尚德CEO施正荣曾对外界说。除了尚德,天威英利、中电光伏等企业的订单也大多来自欧洲,如果欧洲方面出现反倾销问题,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巨大风险。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研究员李雷撰文指出,德国光伏企业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不是简单的贸易战问题,有其深层次的考量。一是保护自身市场份额的需要,二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三是制造阻碍,打击竞争对手。
据李雷分析,若德国企业成功游说欧盟委员会立案并成功通过裁决,欧盟或将正式采取征收反倾销附加税(高达60%以上)的处罚措施。
据了解,国内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已就欧洲方面可能发起的反倾销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于发展才4年的中国太阳能产业来说,这是第一次遭遇到潜在的贸易保护。目前,商务部也已派驻调查组前往光伏企业调研,各地方政府对此事也高度重视。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虽然中国光伏行业蓬勃发展,但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组织和协调机制,来协调各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此次欧洲国家提出的反倾销,似乎给无序发展的中国光伏企业敲了个警钟。从有关渠道获悉,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机电商品进出口商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等的牵头下,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产业联盟的正在筹备形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