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大规模进行推广,这样既能满足自家用电,还能并网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用太阳能发电多了,肯定就会减少电厂发电,进而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更能减少空气污染,对改善空气质量大有裨益。2013年初,工信部制定了“光伏下乡”的计划,但进展较为缓慢。近日,就阳谷县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
目前,阳谷县拥有国泰光伏发电科技有限公司1家企业,使用光伏发电的只有该县狮子楼办事处退休职工毛之献,2013年7月他在个人住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一个,供电总容量为3000W,供电电压等级为220V,并网点一个,单相接入,采用单元接线方式,面积为60平方米,于2013年12月并入国家电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剩余的卖给电力公司,标志着阳谷县首家自建光伏发电上网成功。
据调查,阳谷县目前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应用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前期投资相对较大
据了解,建设1兆瓦光伏系统,总投资约800万元,一年实现发电量为120万度。据阳谷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反映,每平方米房顶承受8公斤左右载荷,可装机功率为70瓦,年发电量为84度。今年3月份,阳谷县顺达纺织有限公司、恒泰实业塑胶有限公司2家公司企业自愿申请5.5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面积,将投资3000多万元。
二是担心缺乏技术服务和有效管理
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还面临安全、维护等多重考验。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面向企业用户,普通居民从什么渠道购买相关设备便是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据毛之献介绍,太阳能电池板从外面看很难分出好坏,只有发电后才能看出来质量如何。一旦设备质量不好,不但会影响自身用电安全,还可能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为了购买12块多晶硅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板,他去了好几次上海和合肥。太阳能电池板维护同样是个难题。据了解,光电板有20年的使用寿命,但是如果维护不当,积有灰尘就会影响其发电效率。因此光电板等设备需要及时更新,发电设备、逆变器也需要定期清洗、测试、维护。用户必须定期找专业人士进行维护。
三是政府补贴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据了解,功率为3千瓦至5千瓦的光伏系统发出来的电量基本能满足日常家庭需求,但光装机成本就需要3-5万元。如果光照时间充足的话,年发电4000度左右,电量满足自发自用后,并入电网后,卖给国家电网的,每度电享受国家补贴电价0.42元,其中并网每度电价为0.47元,一年的发电量卖电收入为3560元。卖电的钱10年之后才可以收回设备成本。对家庭而言,几万元的投入跟直接从电网公司购电生活相比,没有明显收益,个人光伏发电就难以采用。
四是如何协调楼顶公共空间使用问题
一般来讲,1千瓦的光伏系统需要占8至10平方米的面积,对于住公寓楼的居民来说,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与同楼的居民协调楼顶公共空间使用问题,一旦出现经济效益又面临如何分配的难题。
五是居民知晓率不高
随机在阳谷县城大街上对30名城乡群众调查,了解光伏发电的只有2人,其余28名群众都没有听说过光伏发电。
相关建议
一、加大家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加大余电上网补贴,可借鉴德国采用的差异性、逐年递减的固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
二、加大资金技术服务的支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包括对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初始建设资金进行补贴;
三、应优先选择学校、工厂等产权清晰的屋顶安装光伏电站;
四是对从事推广光伏发电的公司或企业,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让这个利国利民的产品真正进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