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虽然发布规定明确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但其中条款依然有待完善。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规定》)明确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的主要零件种类范围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这就意味着长期处于“无保护”状态的新能源车有望进入“三包”政策保护名列。
但是新能源车质保要求降低,容量衰退测试方式模糊,被质疑为 质量“放水”和政策倒退。
新能源车质保要求缩水
专属三包政策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买车更放心,也能让消费者反馈的缺陷问题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质量水平。
但是《规定》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三包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万公里,包修期限为不低于3年或行驶里程6万公里。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标准与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免购置税政策要求的8年或12万公里差距较大。如果三包政策对动力电池的质保要求大幅降低至3年或者6万公里,会与现行国家扶持政策产生较大冲突。
据记者了解,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中,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
同样,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中,要求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企业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
在补贴政策和免税政策引导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大幅提高,绝大部分产品都可以满足8年12万公里的质保要求。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将三包期定为3年或6万公里可能会引起消费者不满,众所周知,动力电池的质量、可靠性、循环寿命问题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主要担心的因素,包修期从不低于8年或者行驶12万公里降低为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6万公里,会严重打击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信心。”行业人士表示担忧。对此,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当前整车企业给消费者的质保承诺基本都为8年或12万公里,且多数对动力电池的保修期有更长的的单独规定。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主流新能源汽车的3年保值率低至20%。业内人士认为降低包修期标准对新能源车二手车残值更加不利,也会严重影响新车购买和二手车交易,建议将动力电池保修期单独规定并延长,从而兼顾消费者权利和整车企业风险。
容量衰退限值和测试方法存猫腻
一直以来,人们在购买新能源车时,续航里程是最先关注的信息,这直接决定着新能源车的行驶范围。而对于很多新能源车主而言,体会最为深刻的便是新能源车实际续航与厂家标识尚有不小差距。
对此,《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动力蓄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限值和对应的测试方法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
如此一来,车辆虽然在三包期限内,如果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过度,厂家需负责更换。但是具体衰退多少,如何测试都是由企业自行规定,即使消费者实际驾驶认为电池衰退量不合理,但这没有一个统一参照的标准值。如果这个衰退量和测试方法都按照生产企业自己的规定,虽然消费者感觉性能下降很多,但可能仍然属于企业规定的“合理范围”。这也会给生产企业制定不合理三包承诺留了空子,同时大大增加了普通消费者维权的难度。
毋庸置疑,随着补贴政策退坡和退出,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纳入三包范围是一件大好事,应该为管理部门这一举措鼓掌,合理的三包政策将促使消费者更加放心的购买新能源车,从而为新能源车向市场化、规模化、商业化方向发展助力。但在具体的三包周期、容量衰退量和测试方法等细节上,如果规定不当,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希望《规定》的条款要求还有待完善。
原标题:三包政策为新能源车设“门槛” 但这次是新一轮”放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