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先数据显示,光伏巨头企业中利集团2018年度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8.5%--83.47%,主要受制于百亿应收账款的回收困难和光伏补贴的延迟发放。
近日,光伏巨头企业中利集团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根据公告,中利集团2018年度的净利润变动区间由之前公布的“33,000万元--48,000万元”修正为“3515万元--5052万元”。根据修正之后的业绩预告,中利集团2018年度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8.5%--83.47%。
据了解,中利集团主要从事光、电缆全产业链制造、光伏新能源、特种通讯设备三大业务。
通过自主研发、生产、自建营销渠道从而创立“中利”及“腾晖”品牌作为光伏产业巨头。在光伏新能源方面,中利集团近年来不但一直在发展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制造业务,而且将光伏扶贫电站开发建设(EPC+分布式)作为了公司光伏电站业务发展的重点。2017年财报显示,光伏行业占到中利集团营收的57.29%,可见光伏业务是中利集团的重中之重。
由于紧跟行业趋势,中利集团在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此番业绩突然出现“大变脸”,着实引人疑惑。
百亿应收账款
事实上,“光伏制造+光伏扶贫开发”的双重布局模式极大的增强了中利集团的抵抗风险能力。不管光伏政策如何多变,但是对于光伏扶贫电站的支持却一如既往,令整个行业陷入震荡的“531”政策几乎对光伏扶贫领域没有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在“531”政策的冲击之下,中利集团依然能够有较好的业绩预期。
针对业绩变动,中利集团表示:因2018年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新发布的政策,不允许贫困县光伏扶贫项目贷款,公司扶贫项目大部分回款速度未达预期。同时由于光伏国补资金的欠费因素,导致公司已出售的部分商业电站项目应收款回收不能按期履行。致使公司计提坏帐准备金相应增加,造成公司当年利润比预期减少。
第一,中利集团深度布局的光伏扶贫领域,由于不能再贷款建设,导致回款速度未达预期;第二,补贴拖欠使得应收账款无法按时回收。两大原因造成中利集团利润大幅降低。
虽然光伏扶贫领域并没有直接受到“531”政策的影响,但是在此之前,为了规避某些地区出现“一光了之”、“一哄而上”的现象,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针对光伏扶贫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包括“光伏扶贫电站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另外,补贴拖欠等问题横亘在整个光伏行业面前,作为深耕光伏行业下游的中利集团也是深受其苦。正是光伏扶贫市场的剧变以及补贴拖欠的无解,导致了中利集团此次的业绩 “大变脸”。
据了解,截至2018年9月末,中利集团存货、应收账款及票据合计达159.58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中利集团业绩出现变“变脸”也属意料之中。
2019年光伏补贴将不再拖欠?
中利集团并不是唯一一家面临如此困局的企业。近五年来,在光伏行业的高飞猛进背后,国家的财政补贴早已跟不上。一边是越来越大的光伏装机规模,另一边却是越滚越大的补贴拖欠缺口。众所周知,光伏发电是一个投资金额大、周期长的产业,资金回笼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补贴拖欠已经成为了所有光伏企业面临的难点,对于中利集团这种深耕于产业下游,持有大量电站的企业尤其如此。
面临如此产业困境,相关部门开始对国家补贴的输出进行严控,这也是2018年“531”政策出台的首要目的之一。
针对补贴,近日有据媒体报道,日前在几个部委局一起召开的一次内部讨论会上,有高层已表态,对今年新增的光伏项目将不再拖欠补贴,往年拖欠的补贴也要想办法解决。
而在2月18日网传的《2019年光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有提到:2019年光伏补贴将以“量入为出”为原则,以补贴额定装机量。也就是说,2019年将会限定总补贴额度,以补贴额度来限定需要补贴的光伏装机规模。这样一来,新建项目便不会再出现补贴拖欠问题。
据悉,财政部、发改委和能源局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即就2019年光伏发电相关工作进行了多次协调,打破了以往三家单位“各自为政”导致补贴总量和装机规模脱节的情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限定补贴输出的模式虽然解决了新增装机规模的补贴问题,却没有解决往期装机规模的补贴拖欠问题。这对于那些苦等补贴的光伏企业来说,如果自身经营已经因为补贴拖欠而举步维艰,那2019年所谓的“不再拖欠补贴”对他们来说也只能是望梅止渴。
小结
从中利集团的业绩表现可以发现,光伏补贴的拖欠正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痛点难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有大批企业受到桎梏。尽管新的政策风向表明新建的光伏项目将不会再有补贴拖欠问题,但是早期遗留下来的被拖欠的补贴问题却没有解决方案。目前来看,新的政策只能保证补贴拖欠不再继续恶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补贴拖欠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在接下来发布的政策中给出解决方案。
原标题:净利预降逾八成 这家企业缘何业绩“大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