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补贴项目只有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下投资成本;在补贴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电量享受到自发自用的高收益,而不是保障不了自发自用消纳,用补贴来弥补全额上网部分的收益。
随着成本下降以及补贴拖欠的压力,2019年中国光伏市场将由补贴规模和无补贴规模共同支撑起来——补贴规模过小,仅靠无补贴规模难以支撑起合理的市场规模;无补贴规模推动不好,仅靠有限的补贴规模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对于地面电站来说,无补贴项目只有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下投资成本,因此,目前大多数正在开发的平价上网项目都超过了100MW,甚至300-500MW的规模已经成为了普遍选择的规模。
但是对分布式光伏来说,在2019年下半年实施的无补贴项目,基本规模都在3MW以内。因为低压并网的成本要比高压并网的成本低很多,并且小项目的自发自用比例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一般都80%以上。
如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很难超过50MW,所以圈的大片土地要申报补贴规模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得报;而在分布式补贴规模或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小于3MW的项目竞争难度或许会比较大。
所以,超过百兆瓦规模的地面电站或小于3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更有利于做成无补贴项目。
消纳支撑是保障
相比于有补贴的项目,限电对无补贴项目的影响要大很多。所以,在存在一定限电风险的地区——即便是部分中东部地区,做好接网消纳条件的评估非常重要。因此,存在一定限电风险的地区,可以偏重于申报有补贴的规模,而资源条件优、消纳条件保障度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偏向无补贴平价地面项目。
而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或相关区域,在补贴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其分布式项目更适合通过增量配网、新能源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示范等方式开展无补贴项目,国家主管部门将通过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方式协助无补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实施——让更多的电量享受到自发自用的高收益,而不是保障不了自发自用消纳,用补贴来弥补全额上网部分的收益。
对于自发自用比例偏低的项目,去申请补贴规模来保障收益率是可行的。
非技术成本的影响
随着产业成熟,组件、逆变器、电站设计等技术成本的影响已经很小了,不会出现谁比谁的采购价格低太多、谁比谁的发电效率高太多,因此项目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非技术成本——土地类型、平整度、租金等,屋顶租金,自发自用电费折扣,接网成本,相关税费……
要做无补贴项目,需要很好的非技术成本控制。所以,在非技术成本高的地区,向有补贴的规模倾斜;在非技术成本低的地区,向无补贴类型倾斜。
在无补贴平价地面项目上,国家主管部门也要求有关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督促省级电网企业做好项目接网方案,或省级电网企业负责投资项目升压站之外的接网等全部配套电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