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今年下半年的光伏市场颇有万马齐喑的味道,据不完全统计,截止9月底,从事光伏产业的公司和从业者缩小了近1/5。
“光伏寒冬”的论调在致力于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531新政”出台后甚嚣尘上。10月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说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迷茫中的光伏从业者吃了一剂定心丸。
随着“十三五”行程过半,光伏“平价上网”的“成人礼”也渐行渐近,对于已然超出2020年装机目标(1.1亿千瓦)的光伏产业,如何走好“十三五”的下半场,成为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历经“年年攀升”并如雨后春笋般速长的光伏产业,如今则需要更为稳健的发展步伐。
支持初衷未改 “下半场”仍可期待
过去几年,在持续利好政策的激励下,我国光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但与此同时,对政策的依赖造成的财政补贴压力并没有随着技术升级而有所改观,成为久悬未决的难题。
不过,绿能智库了解到,国家积极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目前并没有发生改变,“十三五”后半段,积极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总体基调也会继续保持适量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发展规模。
10月9日的这份《通知》对5月31日印发的“823号”相关问题做出了进一步明确,文件指出,对于地面普通光伏电站项目,已经纳入2017年及之前建设规模范围(含不限规模的省级区域)、且在今年6月30日(含)前投运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执行2017年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此举被业内视为一定程度上“823政策”的“回调”,给站在十字路口的光伏行业带来了新的利好。此前,国家能源局曾表示,“国家发展光伏的方向坚定不移,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毫不动摇。”在持续加速的技术进步和一以贯之的政策支持的共同促进下,国发能研院预计“十三五”的下半场,光伏行业仍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中期评估出炉 成绩与瓶颈并存
业内人士透露,受国家能源局的委托,有关部门正在对《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中期评估,于近期就《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组织了专家讨论会,并已形成初步发展方向。
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快,带动开发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同时,在各项政策措施和全国用电量增速回暖等因素作用下,光伏发电的消纳利用情况明显改善。据国发能研院观察,行业外部发展环境与《规划》制定时也已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国家不断加大对光伏扶贫、光伏领跑、分布式光伏的推动力度。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十三五”以来我国光伏行业迅速适应外部形势的新变化与新要求,整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规划》提出的开发利用、成本和技术进步等目标快速推进,达到了预期进度要求,其中在开发利用规模方面,已经提前完成了原规划提出的1.1亿千瓦的并网装机底线目标,为我国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另一方面,行业自身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尤其是行业发展对补贴的依赖性仍然较高。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主管部门的“负重前行”。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财政补贴资金缺口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底,累计已达1127亿元,其中光伏发电补贴缺口达455亿元,占比上升至40%,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行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持续增加。
上调装机目标 光伏需稳中求进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计,结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和面临的财政补贴压力等新形势,有关部门会对十三五后期政策导向和发展规模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补贴资金将优先向服务民生和促进技术进步倾斜,精准高质量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持续发挥光伏“领跑者”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降本增效以及补贴退坡,加快摆脱对国家财政补贴的依赖,推动光伏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力所能及的支持政策,在落实并网消纳等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各地自行组织安排发展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国家对此类项目的发展规模不作限制。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分析,综合考虑光伏扶贫任务的需求,同时维持行业发展的连续性,十三五光伏发电并网装机目标(指国家财政补贴范围内的规模)或将调整到2.1亿千瓦左右,预计2019年新增装机规模继续回落,2020年随着无补贴项目的推广,新增装机将有所回升。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都曾明确指出,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伏电站4500万千瓦、光热发电500万千瓦。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从现在的发展节奏来看,2.1亿千瓦的规划将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产业的发展更有好处。”
原标题:“十三五”下半场光伏行业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