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突破6000万元,这是一家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创为新能源交出的成绩单。
过去几年中,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锂电产业的繁荣,锂电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催生出了电池管理、测试等新兴产品,张立磊创立的创为新能源便是受益者之一。
时间回溯到2011年,创为新能源董事长张立磊当时辞掉了IBM的工作开始创业,当时的想法并不清晰,基于之前在电力行业的工作经历,只觉得能源安全是一个方向,从电网、电动汽车到风力发电,这些领域看起来貌似都有机会。
图为创为新能源创始人张立磊
能源安全是个跨界驳杂的小切口,但却是个需求旺盛的创业大市场。 。
对创业者来说,找到细分市场并站稳脚跟,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极为重要。直到2015年,方向才逐渐清晰起来,在看清“锂电池在中国会大规模应用”这一趋势后,张立磊带着创始团队正式成立创为新能源,砍掉了其它所有不相关的业务,专注于锂电池“热失控监测及自动灭火”这一细分领域。
自成立以来,创为新能源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创为新能源已与国内40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达成合作,其生产的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产品销量超过10万套,市场占有率超过30%,位列行业第一。
眼下,储能市场日渐火热,创为新能源瞄准了储能安全领域,于2018年初正式发布面向储能领域的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下降,热失控探测技术将会逐步应用到所有锂离子电池的场合,锂电的储能市场将是公司下一个着力点。”张立磊在接受“储能100人”专访时表示。
Ⅰ
储能热失控的痛点
2018年,大规模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着储能迈向商业化进程,而硬币的另一面,极速前进让储能产业面临严重安全隐患。据“储能100人”了解,最近两年来,用户侧、发电侧均出现过严重程度的起火事故。
起火事故让“储能安全”站在了风口上,在张立磊看来,电池内部的热失控是引发电池自燃、发生大面积事故的一个核心原因,而行业对电池热失控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并没有充分认识和相应重视。
在储能领域,储能的安全系统尤其是热失控预警一直不是很完善。张立磊在接受“储能100人”采访时表示:
一方面,传统的BMS管理缺少准确预警和抑制的手段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传统的做法主要是从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来判断电池的健康程度,在电池包密封的状态下,如果这三个维度发生巨大变化,电池组已经发生了重大问题,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
另一方面,现有的储能消防解决方案没有解决行业面临的痛点,传统的消防产品是基于建筑物燃烧的场景,放到储能装置里面无法胜任,根据不一样的应用场景,应该设计不一样的标准。
创为的团队认为,电池包发生事故后,反映剧烈,能量巨大,一般的补救方案是不起作用的,解决方案要往前延伸,把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面对这一问题,创为通过物联网手段对电池包的气体、温度、烟雾数据进行采集,在大量实验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现在能做到热失控发生10s内报警,准确率可以达到100%。
根据电池包不同的表征状态,预警系统可以按严重程度来分级预警,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极端严重的情况下,系统会自动强制启动灭火装置对电池组进行淹没式火灾抑制,可实现至少提前5分钟预警,满足人员逃生的最低要求。
Ⅱ
储能可以做到百分百安全
作为国内最早做电池热失控技术研发的企业,创为是宁德时代等多个厂家的供应商。与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会快速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宁德时代不仅会定期抽查公司的产品,甚至会检查原材料品质,而且要求公司每一个季度都要阐述产品规划,测评我们能否跟得上他们的技术进步。”张立磊介绍道。
在国内,储能是一个新兴产业,仍欠缺配套的政策和安全标准规范。张立磊建议,储能的安全标准可以借鉴吸纳电动车领域的成熟经验。
与电动汽车行业相比,张立磊认为储能的可操作空间更大,并且不用非常高的成本可以做到百分百安全。“储能对重量和体积不像电动车那样敏感,储能电站可以连接消防水源,实现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更多,成本更少。”
对储能项目业主而言,安全的需求很隐性。“客户也给不了你具体的数值,只要能保障我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处置它,不让这个事故发生就OK了。”
目前大多数的储能项目仍处于微利状态,储能运营商对价格也很在意。如何在成本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创为给出的答案是规模化,让预警系统成为电池的标配,通过共性化的产品来推广自己的技术,做到成本可控。
根据创为的测算,目前,每个电池包增加“热失控监测及自动灭火”装置的成本大约在1000元左右,一个2MW的储能电站增加成本大约3万元。
在推广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增加预警装置进行分级预警,需要对电池源头的结构设计进行改变,出于成本和利益分配等因素的考虑,储能设备厂商并没有足够的动力。
“改变是很痛苦的,一定要由甲方来推动。”创为正在参与国网江苏公司的验收规范,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张立磊认为,电池起火事故是一次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系统安全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多体系共同协作。电芯是决定是否安全的“基因”,成组技术提供电池系统强壮的“身体”,BMS管理技术提供电池系统的“智慧大脑”,“电池热失控监测及自动灭火”相当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创为的热失控检测可以做到电池包这一级,未来希望可以做到电芯这一级,可以更早期地去预警,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工艺和成本上仍需要突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年里,电动汽车和储能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产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将决定创为未来的成败。
“电池热管理市场目前大概有30多亿的市场空间,我们就是守门员,只做电池热失控监测及自动灭火这一小领域,未来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扩大,我们也会拓展到相应的行业,这里仍有巨大的机会。”张立磊说。
原标题:烟台创为:储能安全背后的小市场和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