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首席执行官,阿伯利教授见证了全球光伏市场的起起伏伏,他的话也更有参考价值。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都对太阳能光伏抛出了橄榄枝,使之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美国:加州2020年后新建住宅强制安装光伏
2018年5月9日,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CEC)5:0全票通过了新建住宅楼都必须安装太阳能板的规定,新规将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这也是全美首个应用太阳能建筑标准。据悉,新的太阳能强制令适用于大多数住宅、公寓和公寓大楼,最高可达三层楼。对于那些被树木或建筑物遮蔽的建筑,以及屋顶没有足够空间安装的住宅,新规提供了替代或豁免方案。
在提出太阳能强制令之前,加州早已因推行积极的环保举措而声名显赫。加州每三年更新一次建筑能效标准。除了太阳能强制令外,拟议的2019年新标准中还包括通风等提高建筑能效的要求。该州的终极目标是使家庭住宅成为净零能耗建筑。该州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蓝图是,到2030年,电力公司一半的电力来自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水能。
日照充足的加州,出台如此“激进”的规定也情有可原,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一方面,可以安装太阳能板的新增建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根据CEC统计,在全加州范围内的独户建筑中,目前只有15%-20%安装了太阳能系统,还有很大的安装空间。事实上,加州2017年大约新增住宅11万套,这个数字有所起伏,低估的2010年只有3.6万套。而且,并不是所有都符合安装要求。加州太阳能行业目前有2387家安装商,每年平均分到的新客户也很有限。
另一方面,有房地产行业人士提出,这项新标准带来的额外成本可能会使住房市场受到负面影响。据CEC估算,强制要求新建住宅安装太阳能系统将增加10538美元(约合人民币67422元)建造成本。但此后30年的使用寿命里,太阳能系统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约为16251美元(约合人民币103973元)。折算成每月即房屋业主月均增加40美元(约合人民币256元)支出,但每月可以节约80美元(约合人民币512元)的取暖、制冷和照明费用。
30年后才能赚回投资的钱,对于业主来说,这是一个风险和收益相权衡的选择问题。若是在诸如旧金山湾区等地要求强制新建住宅配置太阳能系统,购房者对增加的成本并不会很敏感,因为房价本身已经很高;但若是在位于加州中央谷地的弗雷斯诺(Fresno)等城市推行,对购房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德国:光伏发电最划算
当美国加州正在强推太阳能时,大洋彼岸的德国在光伏发电领域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规模经济效应——根据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机构、位于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SE)的报告,目前德国太阳能每度电均化成本(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为 0.0371-0.1154 欧元/千瓦时,约合人民币0.28-0.86 元/千瓦时,已成为能源中最划算的电力。
这份报告指出,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成本正在不断下降,价格不再是无碳电厂的障碍,其中日照充沛的南德太阳能与位于强风区的风力发电电价已经比燃煤发电厂便宜,而绿色能源趋势也将在 2035 年前明显成长。同时,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太阳能系统寿命也会越来越长,如今已有许多太阳能板性能保固超过 25 年,如再将面板寿命从 25 年延长到 30 年,太阳能每度电均化成本将再降低 8.5%。
在第十二届(2018)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论坛上,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拉尔夫·普鲁(Ralf Preu)也介绍了德国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最新技术。
不可否认,德国在利用太阳能光伏方面的技术,早已走在了世界前列,而这和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一揽子政策息息相关。
早在2010年,德国政府就下定决心实现到2050年德国的能源供应主要为可再生能源。2013年5月,德国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对家用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进行补贴。2016年3月1日开始,又启动对安装光伏蓄电池的最新补助。
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效果十分明显——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仅占德国电力消费的17%,如今这一比例已增至33%。
最引人注目的 ,是2016年6月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改革方案——德国自2017年起将不再以政府指定价格收购绿色电力,而是通过市场竞价发放补贴。
此前,按照德国最初的可再生能源固定电价补贴机制,电网运营商必须优先并以较高的指定价格收购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绿色电力,并将多出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一做法在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也推高了电价。
而新的改革方案是,新能源按照电力市场规则与其他电源无差别竞价上网,又承担类似于常规电源的电力系统平衡义务。同时,政府为上网新能源提供溢价补贴,新能源上网电价水平为“溢价补贴+电力市场价格”。这种机制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新能源利用其低边际成本的价格优势实现优先消纳;另一方面,由于电力市场零电价和负电价的引入,电力市场供需平衡信息能够及时传导,也避免了新能源的过度投资。
不难看出,德国的政策支持,和简单粗暴的价格补贴或者一刀切政策不同,这值得很多致力于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府借鉴。
印度:高速发展,隐忧不断
除了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在这几年“拼了命”地发展光伏,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能源大嘴”的报道,2017年6月发布的《印度能源政策草案》(Draft National Energy Policy)指出 ,目前印度仍有1/4的人口(约3.04亿)过着没有电的生活。为此,印度政府在草案中提出,在2022年全国实现100%供电的计划。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印度面临着巨大的能源缺口的同时,电力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17世界能源展望》,印度的电力需求将由2017年的1102太瓦时增长到2040年3606太瓦时,预测在未来将有三倍多的新增电力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度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根据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印度燃煤发电装机总量约200GW,占全国发电总量的六成,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只有69GW。
而煤电支撑的能源结构无疑给印度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全球4300座城市PM2.5空气污染数据,全球空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14个在印度。有报告指出,有着近2600万人口、饱受空气污染问题困扰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其30%的空气污染源来自燃煤发电。
能源需求以及空气污染问题让印度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印度政府也在近年设立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2016年年底,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发布的《国家电力规划》(草案)表示,在2022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提升至175GW的目标,其中太阳能100GW,风电60GW。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数据,2017年印度的太阳能新增发电容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了北美洲、欧洲大陆以及日本。
不过,目前印度太阳能产业严重依赖进口光伏板。印度光伏板制造企业Waaree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度使用的超过85%的光伏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根据《印度商业线报》报道,印度生产的光伏板效率极低,年产能只有3GW,其中又有1.5GW由于技术落后而无法上网使用。
有意思的是,印度政府无视本国光伏产业依赖进口的现状,还在考虑加收关税,希望这样就能让保护印度光伏企业自主发展。2018年1月,印度保障措施总局(DGS)公开表示,正考虑在进口激增阶段针对进口于中国、马来西亚等部分国家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征收70%的保护税。虽然这一政策还未确定,但是十分令人担忧。
埃及:光伏行业的新月沃地
和印度相对“排外”的政策相比,同样曾是文明古国的埃及则在光伏产业方面张开双手、拥抱一切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外国投资者和企业。
2018年3月,埃及签署加入全球太阳能联盟的框架协议,埃及电力及可再生能源部长沙克尔表示,“埃及计划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装机量的20%,并已经制定增加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产出的全面发展计划。”
埃及十分适合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这个北非沙漠之国全年干旱少雨,每年太阳直接辐射达2000至3000千瓦时/平方米;另一方面,埃及目前可再生能源在本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仅约8%,并且主要是以水电为主,太阳能和风能的占比尚不足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可限量的开发潜力,为投资者视为太阳能领域开发的沃土。
埃及太阳能市场兴起于2003年,当时埃及政府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的埃及首座太阳能发电站开工建设,造价为 1.2亿美元,设计发电能力为127兆瓦,于 2006年与埃及输电网连网。
2012年6月,埃及发布《太阳能发电15年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提高到3500兆瓦左右,到2027年将埃及的太阳能发电量占比提到占总发电量的20%。
2014年是埃及在太阳能领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政府于当年10月推出了旨在促进国际性投资者在该国开发太阳能电场的“电价补偿政策”(FIT)计划。第一轮FIT项目中,已签订了“电力购买协议”(PPA)的小规模项目容量达12兆瓦,大型项目容量达111兆瓦。
2017年7月21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提供的50亿美元的贷款大力推动了埃及可再生能源的建设。这笔贷款将为兴建16座装机容量总计75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提供资金。
虽然政策不断利好,第一轮FIT项目开展并不顺利。根据德国柏林Apricum咨询公司提供的信息,FIT第一轮中签署PPA的光伏项目只有三个取得埃及能源部的最终批准,其中只有两个(总计100兆瓦)可能投入建设,最终是否能够投入使用还有很多变数。
FIT第一轮项目的成功率为何不高?Apricun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詹姆斯·库尔茨(James Kurz)表示,埃及政府对于这些项目增加了一些条款,制约了外国企业的手脚——例如,埃及项目的仲裁必须在当地法院进行,而不是提交至国际法院或者按照国际法;埃及希望项目的85%资金来自国际资金,这意味着埃及本身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少得可怜。
2018年,FIT计划第二轮项目启动,约有30个项目获批,总容量约1500兆瓦。这些项目最终多少会成功落地并投入使用,目前还很难说。但当下埃及的光伏项目显示了政府的决心——2018年3月19日,埃及迄今为止最大的光伏电站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德国企业Ib Vogt和埃及“无限太阳能”(Infinity Solar)公司在埃及南部的阿斯旺省合作建设,装机容量64.1兆瓦。
埃及政府还表示,Ben ban太阳能公园项目将于2018年底或2019年初启动。据悉,这一Ben ban太阳能公园由32座小型太阳能电站构成,总装机容量达到1650兆瓦,足以满足上万户家庭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届时,埃及将成为区域电力出口大国,向周边的约旦、沙特和苏丹输送电力。
埃及致力于成为北非“太阳”的雄心不可小觑,如果光伏产业的发展能够进入政府预期的轨道。对此,国际市场仍然持观望态度。毕竟,约旦目前才是中东北非市场太阳能行业的领头羊。
原标题:全球光伏驶入 “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