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光伏发电虽然面临补贴下调的压力,但行业自身正趋于高效化,非光伏成本也有望取得下降。此外,行业标准及规范的实行将让市场趋于成熟。预计2018年分布式光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全国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谈及光伏行业发展趋势时颇为乐观。
尽管如此,发展迅速的光伏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由此,加大光伏扶贫支持力度、提高“领跑者”计划技术门槛、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减免光伏行业税费等问题成为光伏行业两会代表关注焦点。
加大光伏补贴力度、提高“领跑者“计划技术门槛
根据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将大力实施光伏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村级和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计划新建2000多个村级电站,总装机约30万千瓦。
而随着光伏扶贫的纵深发展,对此一直保持关注的陈康平认为看待光伏扶贫需要一些新的角度。
“目前光伏扶贫的相关政策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一些薄弱环节,比如说现在部分偏僻山区的电力设施还不够完善,设施落后、容量不足,因此需要提前规划做布局。”陈康平表示。
陈康平建议:对光伏扶贫工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应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尽快将已投运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纳入新能源补贴目录,使光伏扶贫产业尽早产生扶贫收益。
“光伏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开始,每年实行的光伏扶持专项计划。“领跑者”计划通过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实施,企业通过市场机制选择达到“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的产品。“光伏领跑者计划”到目前已经实施了3年,已组织开展了两期共9个领跑基地建设,总规模650万千瓦。
尽管“光伏领跑者计划”对光伏领域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已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陈康平认为,还应加强新技术在光伏应用端的支持力度,对“应用领跑者”项目,增加技术评分占比,进一步增强技术打分的梯度和技术难度;并侧重考虑以实际发电效果作为项目评价依据,合理地鼓励“先进技术先应用”。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也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无论是对电站投资人还是银行,实际发电量是“真金白银”,是最核心的考量因素。
加快破解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
包括光伏补贴在内的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提交了《关于加快破解光伏发电补贴拖欠问题的提案》、《关于建立户用光伏标准的提案》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南存辉指出,经测算,2017年新能源补贴需求约1200亿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收入约690亿,预计缺口510亿元。加上此前累计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将近600亿,2017年底补贴总缺口1110亿元。在附加费不提高的情况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亿的缺口,20年累计缺口将达2万多亿元。
南存辉建议,应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相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目前0.019元/千瓦时上调至0.03元/千瓦时,并保证全部电量足额征收。此外,他还提出应简化现行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申报、拨付程序,建立高效的补贴申报审批管理流程,以确保补贴资金能及时到位。同时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强制考核办法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以强制配额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水平,促进降低发电成本,弱化对补贴的依赖性。
不应以指标控制光伏发电规模
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平价上网指日可待。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均再次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装机超53GW,同比增长53%,累计装机超130GW。
面对这样的高速增长,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现存的指标控制发展规模的思路有碍光伏行业的发展,他建议,应充分尊重市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用市场化机制引导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指出,应进一步落实、推广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促进更多购电方和发电方直接市场化交易,促使光伏电力消纳和去补贴的完成。此外,他还建议通过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让企业充分接受市场考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并引导产业向规模合理化方向发展。
有关光伏补贴资金问题,刘汉元也建议通过市场化机制或政策性措施进行解决,提出应全面推行碳税政策,同时辅之以“绿证”制度。
原标题:光伏行业聚焦解决补贴拖欠,加大光伏扶贫力度丨两会之一事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