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一直是缙云县众多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今年,在该县扶持机制作用下,胡村建起了600多平方米的光伏发电项目,并于7月底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全年增收5万元以上。”胡笃海介绍,光伏项目不仅解决了村水泵站的用电问题,还为村集体赢得2万余元电费收入,“真是意外惊喜”。
通过挖掘可再生绿色能源资源,让村集体稳步增收,胡村的“光伏助增”只是缙云“消薄”工作的一个缩影。2016以来,缙云立足实际,以“光伏小康工程”为契机,因地制宜推广光伏发电项目,24个村依靠此走上了光伏助力村级集体经济道路。2017年,县委县政府做好整合文章,将光伏项目在全县进行统筹,采取“政府+企业+集体”模式,全面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缙云以县、乡、村三级联动,多元化、差异化增收途径,走出了空间换地、产业富村、市场联建、以花为媒、服务创收、借地生蛋等“消薄”十八招精准帮扶模式。
“因地制宜,多管齐下,通过资源开发、盘活资产、整合资金等方式,缙云走出一条破解集体经济薄弱村无资源、无产业、无资金等难题的新路。”缙云县“双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
仙都街道鼎湖村通过“青山换银”,将近300余亩集体山地、林地外包给仙都旅游风景区,打造成鼎湖峰景区的“仰峰洲”景点,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50万元。
通过“强企扶村”策略,浙江晨龙锯床集团定向结对前路乡4个村,无偿提供3000多平方米厂房屋顶用于安装建设光伏系统,预计可为四个村共增收近20万元。
壶镇镇湖川村则通过“空间换地”,拆除破旧房480余间,整合腾出13000平方米村集体土地,用于排屋、公寓楼、临街商铺等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在“十八招”的精准助力下,缙云116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该县已有127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超额完成省市考核30%的目标要求。
原标题:党建创新看丽水丨缙云:巧用消薄“十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