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宿迁立足特殊市情,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稳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努力补齐增收最短板,今年有15万贫困人口、56个经济薄弱村有望实现脱贫。
精准扶贫
宿迁突出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分类帮扶,创新编制特色种养、光伏扶贫、公益岗位、“股份+”等各类扶贫“菜单”,精准帮扶到户到人,满足低收入农户多样化扶贫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积极引进“三来一加”项目,吸纳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家门口就业”项目693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4.9万人,人均年增收超万元。同时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建立“电商+贫困户”帮扶机制,扶持低收入农户开展网上创业、参与线下加工。全市共有1600多位低收入农户成为电商,5.1万低收入人口参与网络经济,实现增收1.9亿元。
遏制贫困
宿迁建立低收入农户大病补充保险制度,对低收入农户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补偿后的剩余合规医疗费用,进行再次补偿,平均总补偿比例提高了20个百分点、达95%以上,一年来惠及低收入农户5100多人次,累计减少医疗支出近2000万元。建立“全程式”低收入农户子女扶贫助学制度,将低收入农户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部纳入助学资助,每年每人按学段补助1000元到5000元,并减免学杂费、校车费、教材费、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对当年考取普通高等院校的,额外给予一次性补助,一年来已资助低收入农户子女20.1万人次,资助金额超过2.85亿元。
今年,全市群众扶贫助学活动募集助学资金2200万元。建立贫困残疾人照护体系,对残疾人提供家庭照护服务和托养服务,对轻度残疾人通过“残疾人之家”提供日间照料,提供适宜就业岗位,每人每月补贴200元-1000元。目前,已建成“残疾人之家”40个,完成残疾人托养1500余人次。
城乡统筹
宿迁一方面开展生态经济示范镇试点,以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和黄墩湖滞洪区为主要区域,通过土地、居住、产业的相对集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推动农民向股东、务农向就业、打工向创业的转变,积极探索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新路径。目前,首批8个试点乡镇共排定394个项目,正在扎实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转让使用试点,国土资源部批准宿迁自2016年3月正式开展试点工作,去年以来新增农用地1.64万亩、耕地1.6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2万亩,节余指标已在省域内转让6期7040亩,总成交价47.79亿元。
机制创新
为了确保扶贫改革出实效,宿迁建立“督扶”制度,严格日常考核。充分调动乡镇扶贫专干、村(居)“第一书记”积极性,做到“周访、月查、季报”,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挂村包户”任务落实不到位的予以约谈问责。建立“述扶”制度,严格责任考核。在年终述职述廉的基础上增加“述扶”内容,所有有扶贫任务的单位及其干部职工都要述扶并接受评议。建立“考扶”制度,严格“双线”考核。强化既考核纳入年度脱贫目标的达标线,又考核未纳入脱贫目标的收入增长保底线的“双线”考核机制,把“双线”考核作为对县区和市级机关目标综合考评中权重最大的一项内容,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十三五”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五年任务四年完成”。
原标题:宿迁15万贫困人口今年有望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