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僵持不下的当口儿,印度的光伏业也火上浇油。
这意味着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可能会面临着高额的反倾销税,又一场中印“光伏暗战”即将打响。
三度对华发起反倾销是有多大仇?
这已经是印度第三次对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发起反倾销了。
第一次反倾销发起于2012年,对象包括美国、欧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及马来西亚,但并未成案。
2014年,印度再度宣称将对来自中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光伏企业承受的反倾销税最高,达0.81美元/瓦(5.0513元/瓦)。
那时,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约为0.6美元/瓦,反倾销税是太阳能电池板本身价格的1.35倍,加上被征收的0.81美元/瓦反倾销税,意味着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售价达到了1.41美元/瓦,不再具有任何价格优势。所幸,这次反倾销2015年撤销诉讼。
2014年5月26日,莫迪带着他雄伟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正式就职印度总理。从上任伊始,莫迪便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他将太阳能视为印度能源供给的“终极解决方案”,提出了到2022年实现100GW光伏装机的远景目标。
与此同时,莫迪也提出主张保护国内组件生产商,要求计划建设的60GW光伏电站和40GW屋顶项目中每类必须保证使用国内生产组件容量5GW。
如此激进的目标加上政府的支持给印度国内生产商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印度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现实的问题。首先是产能不足,据印度分析机构Brge To India的分析,2016年印度企业共生产了1.33GW的光伏组件,而年均装机量却达到了10GW。本地产能远远不能达到装机目标,大部分组件还是要靠进口。另一个因素是价格,据报道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价格比印度本土的产品价格分别低25-35%和10-20%。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印度制定的保护本国企业的“国内容量要求”将在今年12月到期,届时将不会有对使用进口组件的限制。这对原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印度本土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联合起来第三次请愿反倾销。
中国出口商占据市场优势
印度分析机构Brge To India发布的《印度太阳能地图(2016年版)》显示,2016年印度前10家组件供应商有8家来自中国,为阿特斯、天合、晶澳、协鑫集成、比亚迪、昱辉、正泰和中利腾晖。
目前印度光伏装机量约75%采用的是中国内地厂商的组件产品,15%从美国进口,剩下的由本土制造商提供。由于大部分组件来自进口,本土制造商只有不到20%在开机生产。
印度光伏企业协会称,从中国倾销的低价光伏组件已经将印度国内光伏组件的售价下压了4成。该协会的负责人DhruvSharma称中国的电池价格在30美分/瓦而印度产品的价格为40美分/瓦。
中国企业价格上的优势,主要是中国组件生产商的规模效应,即随着产量的增长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国内的产能过剩也刺激了生产商外销。此外,印度本土多晶硅资源匮乏,比资源丰富的中国本来就不具有先天优势。
[pagebreak]
一位行业内人士对媒体Climate Home分析,一旦印度国内容量要求到期,中国企业在市场上就可以更加主动。
对于企业的担忧,印度可再生能源部的一名官员表示政府将会出台“一些政策”来支持国内厂家。但能源咨询公司MercomCapital集团总裁RajPrabhu对此表示怀疑,他称相比中国光伏制造商,印度制造商没有投入足够的财力研发,当前的印度光伏产业商业模式依然是“进口于中国,组装在印度”。
这意味着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可能会面临着高额的反倾销税,又一场中印“光伏暗战”即将打响。
三度对华发起反倾销是有多大仇?
这已经是印度第三次对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发起反倾销了。
第一次反倾销发起于2012年,对象包括美国、欧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及马来西亚,但并未成案。
2014年,印度再度宣称将对来自中国、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光伏企业承受的反倾销税最高,达0.81美元/瓦(5.0513元/瓦)。
那时,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约为0.6美元/瓦,反倾销税是太阳能电池板本身价格的1.35倍,加上被征收的0.81美元/瓦反倾销税,意味着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售价达到了1.41美元/瓦,不再具有任何价格优势。所幸,这次反倾销2015年撤销诉讼。
2014年5月26日,莫迪带着他雄伟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正式就职印度总理。从上任伊始,莫迪便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他将太阳能视为印度能源供给的“终极解决方案”,提出了到2022年实现100GW光伏装机的远景目标。
与此同时,莫迪也提出主张保护国内组件生产商,要求计划建设的60GW光伏电站和40GW屋顶项目中每类必须保证使用国内生产组件容量5GW。
如此激进的目标加上政府的支持给印度国内生产商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印度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现实的问题。首先是产能不足,据印度分析机构Brge To India的分析,2016年印度企业共生产了1.33GW的光伏组件,而年均装机量却达到了10GW。本地产能远远不能达到装机目标,大部分组件还是要靠进口。另一个因素是价格,据报道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价格比印度本土的产品价格分别低25-35%和10-20%。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印度制定的保护本国企业的“国内容量要求”将在今年12月到期,届时将不会有对使用进口组件的限制。这对原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印度本土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于是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联合起来第三次请愿反倾销。
中国出口商占据市场优势
印度分析机构Brge To India发布的《印度太阳能地图(2016年版)》显示,2016年印度前10家组件供应商有8家来自中国,为阿特斯、天合、晶澳、协鑫集成、比亚迪、昱辉、正泰和中利腾晖。
目前印度光伏装机量约75%采用的是中国内地厂商的组件产品,15%从美国进口,剩下的由本土制造商提供。由于大部分组件来自进口,本土制造商只有不到20%在开机生产。
印度光伏企业协会称,从中国倾销的低价光伏组件已经将印度国内光伏组件的售价下压了4成。该协会的负责人DhruvSharma称中国的电池价格在30美分/瓦而印度产品的价格为40美分/瓦。
中国企业价格上的优势,主要是中国组件生产商的规模效应,即随着产量的增长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国内的产能过剩也刺激了生产商外销。此外,印度本土多晶硅资源匮乏,比资源丰富的中国本来就不具有先天优势。
[pagebreak]
一位行业内人士对媒体Climate Home分析,一旦印度国内容量要求到期,中国企业在市场上就可以更加主动。
对于企业的担忧,印度可再生能源部的一名官员表示政府将会出台“一些政策”来支持国内厂家。但能源咨询公司MercomCapital集团总裁RajPrabhu对此表示怀疑,他称相比中国光伏制造商,印度制造商没有投入足够的财力研发,当前的印度光伏产业商业模式依然是“进口于中国,组装在印度”。
印度反倾销左右为难
然而,本土企业的生存并不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唯一问题。虽然来自上游的呼声很高,但便宜的光伏产品满足了下游电站的巨大需求。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商业模式使得印度光伏行业没有发展成良好的产业链,组件生产商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也不足。而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势必会造成无法达到政府提出的目标。如今的印度光伏产业怕是离了中国也不行,过渡依赖也不行,政府陷入了两难。
中国方面,考虑印度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目的地,一旦受到反倾销将对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产生高昂的附加成本。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近年来印度光伏市场发展迅猛,受益于中国向其出口的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对光伏电池及组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印度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和长期发展,也不利于中印经贸合作。希望印方着眼全局,对此案采取慎重态度,严格依规开展调查,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和过去单纯地进行组件出口不同,如今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早已升级。中国光伏企业已经不再单纯出口光伏组件,而是进行电站建设、EPC总包服务。很多走出去的光伏企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向海外市场输出资金、技术和服务,成为提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对印度光伏产业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本土企业的生存并不是政府需要考虑的唯一问题。虽然来自上游的呼声很高,但便宜的光伏产品满足了下游电站的巨大需求。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商业模式使得印度光伏行业没有发展成良好的产业链,组件生产商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也不足。而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势必会造成无法达到政府提出的目标。如今的印度光伏产业怕是离了中国也不行,过渡依赖也不行,政府陷入了两难。
中国方面,考虑印度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目的地,一旦受到反倾销将对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产生高昂的附加成本。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近年来印度光伏市场发展迅猛,受益于中国向其出口的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对光伏电池及组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不利于印度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和长期发展,也不利于中印经贸合作。希望印方着眼全局,对此案采取慎重态度,严格依规开展调查,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和过去单纯地进行组件出口不同,如今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方式早已升级。中国光伏企业已经不再单纯出口光伏组件,而是进行电站建设、EPC总包服务。很多走出去的光伏企业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向海外市场输出资金、技术和服务,成为提供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对印度光伏产业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