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全县68.3%是沙漠。在多年治沙的背景下,成功打造了一个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科技大棚、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光伏治沙”的致富新路子。
让万亩沙漠披上绿装
驱车沿穿沙公路西行10余公里便可到达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极目远眺,金色的沙漠上泛起一抹抹蓝色的海浪,一望无际,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个总投资49亿元装机容量500兆瓦的万亩生态光伏基地,目前已有昌盛日电、中电投、国电、国华、蒙华、神州等多家企业入驻运营。县工业园区负责人袁海文说:“企业在进驻沙区前,首先得做好绿地规划,林带、光伏板下的绿化等建设工作。如果做不到,那么这样的企业我们不要。近几年,我们通过打造万亩光伏园,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光伏农业、光伏旅游,不仅改善了磴口的生态环境,更带来了经济上的效益。”
园区内光伏板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为8米,光伏发电作电源,安装滴灌设施,在光伏板下面种植以沙地柏和饲草为主的绿色植物。按照发展规划,这片3万亩的浩瀚沙漠已形成了一个集光伏发电、沙草产业、现代农牧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光伏示范基地,光伏园区道路两侧垂柳、紫穗槐、金叶榆、花草等已经形成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化带,往日裸露的沙地,如今已是绿树成荫。
实现光电与种养一体化发展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光伏园区内正在建设的鑫盛三期10兆瓦光伏设施农业项目,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一期、二期已建成253个光伏设施农业科技大棚,种出了茶树、菌类、花卉等,30兆瓦光伏均已并网发电。据了解,新开工建设的鑫盛三期1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总投资1.2亿元,是在新建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光能,将太阳辐射分为植物需要的光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光能,这样既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一举两得。
短短几年时间,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里就聚集了众多企业,光伏发电项目在乌兰布和沙漠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单一发电向光伏设施农业、光伏治沙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新模式,已成为了磴口县域经济增长新动能。
原标题:磴口借光治沙打造万亩光伏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