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必须认清能源发展面临的新状态,这些新状态因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变化,交织叠加、相互作用,给能源发展带来一些积极因素,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有些是显性的、直接的、明确的,有些是潜在的、间接的、不确定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潮头、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这一系列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
使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同步达到中高收入水平……中国经济新方位,正在复兴之路的“关键节点”。在这一重要新方位上,中国经济航队正聚合澎湃之力乘风起航,中国能源作为旗舰也在稳中求进下破浪前行。
新方位 新状态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公开提出“新常态”的概念。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做出系统阐述。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生了四个新变化: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动能转向新的增长动能。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2017年能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着力培育创新发展动力,着力提升普遍服务水平,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贯彻落实这些新要求,必须认清能源发展面临的新状态,这些新状态因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因变化,交织叠加、相互作用,给能源发展带来一些积极因素,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有些是显性的、直接的、明确的,有些是潜在的、间接的、不确定的。
从能源供需关系分析。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也会相应放缓。2016年,我国GDP增速由上年的6.9%,预计下降至6.5%;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2010年(GDP增速为10.4的高速期)下降10.6个百分点。当前,我国能源生产能力总体富余,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016年火电设备利用小时预计下降至4200小时左右,创1964年以来最低值。
从能源结构布局分析。在新常态下,国家更加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能源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继续支持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用能需求,重点支持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此外,国家注重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能源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从能源投入状况分析。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和能源需求放缓,必然影响能源投资的增幅和增量。2016年,我国部分行业能源生产性投资继续减少。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减少10%左右。同时,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发电利用小时数持续减少等因素影响,国内投资能源领域的热情和力度也将继续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改善能源布局、结构和推动能源技术进步等方面,加速推进能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资源环境约束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消耗巨大。煤炭是我国最主要能源,也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虽然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下降,但比重仍然很高,2016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63%,而且以煤为主的局面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这就倒逼我们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能源供需趋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能源行业提质增效力度。
从能源国际合作分析。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能源版图正在重构,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60%,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变化会以多种方式传导到国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愈加开放,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将逐步提升。我们仍要努力获取海外资源,同时还要努力推进能源技术装备“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新方位 新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算过这样一笔账: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为经济新方位标定了前行航向。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在这五大发展理念作用下,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能源发展的三大目标:在能源消费方面,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4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4.3%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6.8%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0%左右;在能源供应方面,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7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0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左右(含页岩气产量100亿立方米左右);在能源效率方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0%以上。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314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减少1克。完成煤电节能改造规模6000万千瓦。
但能源门类较多,随着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煤、电、油、气和新能源之间相互转换、相互替代越来越明显,呈现更多的不确定性。
理念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如果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蓝图再清晰、方向再明确,也难以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成效。把握新方位、践行新理念,需要激发新思想。只有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
第一,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难度加大。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43.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2%;2017年,预计为43.9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1%。从表面上看,基本为小幅稳定增长,与经济增长趋缓是一致的。但随着储能技术进步和储能设施研发应用,尤其是能源互联网,可以把用户的负荷改变为柔性智能负荷,在高峰时段暂停或者转移对用能要求不高的用户,这些“削峰填谷”功能有利于对尖峰负荷进行调节。此外,区块链技术也将实现能源交易网络快速自平衡,推动能源在大范围内应用。
第二,煤炭和电力增速双降成为可能。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发电耗煤量占煤炭消费量一半左右。由于煤、电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其关联性密切。煤、电之争历经30年,但呈现的是“跷跷板”现象,即煤炭涨价、煤炭消费增多、煤企增收与发电亏损并存,反之亦然,煤电产业链总体波动不大。2016年下半年的电煤价格疯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去产能”因素干扰。2017年,电煤风光不再,电力仍将低位缩量运行。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电增速双降,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均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