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争:政策红利vs价值投资
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曾发文《
光伏草根的希望在哪里》,里面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获得融资不是本事,获得持续、规模化的低成本融资才是本事。言下之意,
光伏市场虽已不是蓝海,但只要有靠谱的商业模式,即便草根也能逆袭。
在对商业模式的寻找上,互联网和
光伏的早年境遇,很有一些相似。
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随后一年,新浪、搜狐和网易相继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不久后,纳斯达克大崩盘,模式照搬国外、资本依靠美国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顿时进入冬天。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遭遇“双反”的
光伏企业中,当时,因为看不到靠谱的盈利模式,一些早期的
光伏进入者,选择了淡出或者隐退。比如林永华,他建立的林洋新能源,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Q-cells的代工商,即便在不少企业需要四处出击的2010年8月,林洋新能源季度营收仍能轻松增长105%,但此时,林永华却出人意料地出售股份,让林洋新能源变身韩国企业。
不难看出,林永华对代工模式的单一性并不看好。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与政策红利联系较深——从开始依赖欧美的政策市场,到后来依赖国内“金太阳”“
光伏扶贫”等国家项目,盈利手段始终没有脱离政府立项。
看好政策红利的人指出,只要能够切实推进类似
光伏扶贫的项目,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和贫困户增收,就将是一种双赢。
但从实际参与者传递出的信息看,“双赢”的推进存在困难。有媒体报道指出,一些项目的补贴处于拖欠状态。资本运作高手、投资多个
光伏电站的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也认为,应当“尽快缩短企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申报、审批和发放周期”。
与
光伏不同,中国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没有找到政策推动的大路。
1996年,张朝阳等人开始摸索着建立第一批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国家科技部门更关注的,仍然是诸如“863计划”等高科技项目。在被海外资本切断“奶源”后,互联网也没有获得过多的支持,但幸运的是,它找到了新的造血方式——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与通信行业直接合作,拓展移动互联、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等业务。巨大的人气,让IT行业的收入在此后2年中迅速过亿。
光伏不同于互联网,专业化、小众化的基因,决定它无法迅速聚集数以亿记的受众。同样,这种基因也意味着政策红利在短期内不可或缺,但随着市场化手段的进入,它应像冰山一角,逐渐融化,最终让位于市场机制。
从目前的尝试看,不少企业显然没有做好“断奶”准备。2016年的“630”抢装潮就是一例,因为
光伏上网电价下降、补贴减少,担心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快速上马,仅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就达到了714万千瓦。
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欲就像让三角形稳定的三点,缺一不可。
光伏价格因为技术进步不断降低,购买力已经不成问题。而一直以来困扰
光伏行业的问题是,如何聚集、扩展更多的消费者,并且调动起他们的购买欲?也就是说,在安装如此多的
光伏面板之后,如何才能让公众更容易的了解和接受?
当下,一些
光伏企业希望借助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重新归来的彭小峰和绿能宝。2015年,诸多
光伏+互联网平台出现,但当下,多数平台功能处于起步阶段,在规模上,没有出现消费品那样火爆的场景,而效果显然也不明显。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光合联萌”的
光伏投资部总监陈继霖认为,
光伏是需要体验的,只要没有亲自体验,就无法培养起对这个领域的认识和感觉。可一旦进去,有了认知才会真正开始关注。而人气通过关注慢慢培养起来,新的场景和功能才会有想象空间。
未来之争:制造公司vs科技公司
10月19日的北京新国展,2016年中国
光伏大会举行了一场名为“回首峥嵘、相忘江湖”的论坛,李俊峰、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曹仁贤等几位“大咖”,坐在写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背板下,面对着当天全场最多的一波观众,在题板上写起自己的创业初心。
题板亮出,答案各异。但稍作总结,就会发现多数大咖入行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二:一是养家糊口、赚点小钱,二是专业所致、兴趣使然。
可见,多数从业者没有料到一个新生事物后来会如此火热,正因为没有准备,火到一塌糊涂的
光伏,就像一股加速度,把他们裹入一个“反复扩产、快速增长”的螺旋中。于是,一个个千亿元、万千瓦的大目标不断出现。
王健林说,要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这句话,或许更适用于制造业为特点的中国
光伏。高目标抛出,第一步就是扩产。扩产容易,但代价大——一次性固定投入砸进去,极大的维护成本会让企业不敢减产,否则,边际毛利率根本不足以支持企业生存。
制造业的另一个弊端,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来袭而被充分暴露出来。2016年5月,人们还把富士康集团“机器换人”的风声当做传闻,但此后不久,富士康就在中国生产基地安装了4万台机器人,并被指间接导致昆山工厂6万人被裁。而根据富士康的计划,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取代人工。
可见,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逐渐成为主流势不可挡,
光伏企业要想获得新一轮增长的可能,或需要开始剥离辎重、轻装上阵,把“给别人代工”变成“让别人代工”,由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变成轻资产的科技公司。
这样做的前提,首先是掌握足够的核心技术。美国的FirstSolar,在2012年大停电事故发生后,仍是全球十大
光伏组件企业,但它立刻决定转型并进军印度。之所以敢于这样决定,与其掌握的独家技术不无关联,这种碲化镉专利技术不仅能让太阳能发电量更大,并拥有更低廉的生产成本。相比之下,中国掌握类似产业化专利的企业仍然较少,能够率先研发出颠覆性技术的企业就更为凤毛鳞角。
成为科技企业的下一步,企业可以化身投资人,比如参照复星的投资平台模式,即不直接投资实际的生产线、工厂项目,而是在投资地积极寻找拥有完整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由其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也就是把“外来人投资异地项目”变成“本地人投资本地项目”,成为更高层面的投资者。
而要成为合格的投资者,
光伏从业者需要多一些敏锐沉着。这两种心理看似矛盾,但都不可或缺。特别是市场主流始终没有尘埃落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决策人能否保持敏锐的嗅觉,将决定企业何处出手、如何切入、收获几何。
希望有一天,当某种特殊材料出现,让光电转化率获得革命性突破的时候,
光伏行业的普罗大众,不再只拥有厚重的厂房和电站,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已经是独门的技术、投资的眼光和冲刺的实力。
原标题:
光伏十年:那些从未止歇的争论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