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广东广州市花都区: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利用产业园区屋顶发展光伏产业
日期:2024-09-0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8月30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公开《关于支持花都区梯面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文件指出,强化与广州发展集团对接,协助梯面镇推进连片农田优化提升、天然气管道建设、新能源建设。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利用宏裕智汇、欧派等产业园区屋顶发展光伏产业,降低企业能耗,在旅游设施停车场建设充电桩。对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农房风貌改造美化工作。

原文件如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花都区梯面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支持花都区梯面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发展改革局反馈。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5日

关于支持花都区梯面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结合花都区梯面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协同联动、改革创新,全面促进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城乡融合,积极参与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全力提升镇村发展内生动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打造休闲运动目的地、森林康旅重镇和“绿美广东”生态名片,争当全市北部山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

以全镇8个行政村、1个社区为主体,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实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均衡可及、生态产品价值凸显、共同富裕成效明显“六大目标”。

到2025年,镇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加快天然气管网铺设,生活环境持续优化美化;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梯面镇加快全域典型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确立。

到2027年,镇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亿元,农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圩镇有效扩容提质,市级美丽圩镇基本创建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明显加快,农民稳定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率先走出共同富裕“梯面模式”。

到2035年,梯面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更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更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融入广州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积极融入湾区文旅发展新格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城乡融合旅游示范区建设,以王子山森林公园、高百丈风景区、百步梯遗址、千亩古茶园、国家3A景区红山村、国家3A景区蝴蝶谷生态研学旅游区、“一线天”景区、岭南艾谷、雁鹰湖等景区景点为抓手,抢抓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及清远长隆乐园开业机遇,深度挖掘休闲旅游资源,依托空港经济区打造游客中转枢纽,联动融创文旅城、冰雪世界、中旅·阿那亚、清远长隆乐园等,有效整合梯面镇和清远南旅游资源,高质量、差异化打造北回归线生态旅游、山水自然康养等特色精品旅游品牌,打响梯面休闲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梯面镇)

2.主动参与打造新型帮扶共同体。充分发挥市内纵向帮扶组团效应,协商制定年度重点帮扶任务清单,落实“年初计划、年中跟踪、年终总结”机制。把握市发展改革委结对帮扶契机,力争获取招商引资、矿坑生态修复等帮扶政策支持,引入一批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加强企地合作,推进集综合停车、服务、咨询、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强化与广州发展集团对接,协助梯面镇推进连片农田优化提升、天然气管道建设、新能源建设。结合规划设计、产业发展等需求,加强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进行绿美梯面生态建设规划、旅游规划设计,共建农家乐共富链,引入人才、项目,助力产业发展。加强与各帮扶单位沟通协调,通过消费帮扶、引入优质电商平台资源,促进梯面镇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技工学校、梯面镇)

3.加大招引力度促项目落户。系统梳理全镇文旅、地块、厂房等资源情况,加快编制产业规划,制作一批招商手册,加大对产业发展的宣传推广招引力度。以水墨丹青乡村振兴示范带、“乡遇梯面”五环步道等为载体,争取引入国企等优质资本开展五环运营,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吸引一批民间投资者到梯面镇投资开发旅游、娱乐文化设施。发挥项目首席、暖企专员的制度优势,主动服务好企业,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行招、引、落、投一体化全闭环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花都开发区管委会、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梯面镇)

(二)着力增强镇级经济发展新动能。

4.推动构建城乡融合产业体系。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引导各村差异化发展“土特产”产业,“土”方面培育特色农家菜品牌,“特”方面以五环步道为景观特色、产业特色,“产”方面保护开发古茶园和特色农产品。挖掘客家美食、农家美食等元素,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培育特色农家菜品牌。五环步道沿线建设五个大本营、十个会客厅、N处驿站,在大本营内融入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优化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擦亮生态旅游“金字招牌”,筑牢梯面镇产业发展压舱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山水农产品共富链,打响山水系列农产品品牌,做强做优山水西洋菜、山水香米、山水豆腐花、山水甜竹笋、山水瘦身鱼等特色产品;科技赋能改良橄榄园,积极培育和扶持镇内酸奶、精酿啤酒、檀香鸡及桂花、豆苗、红松茸等系列产品;保护开发好古茶园,打造高端康养茶叶品牌,打造集文旅、观光、体验、品茶于一体的茶文旅融合产业;依托“梯面山水豆腐”特色产品,推进“豆腐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在联丰村打造集种植体验、制作体验、豆腐文化观光及民宿一体综合园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快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培育广式食品等,推动功能性和养生保健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研学教育等,搭建全镇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鼓励特色农产品参加各级展销会和线上电商销售会,拓宽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供销联社、梯面镇)

5.构建多元化生态文旅产品体系。整合利用联民村闲置低效用地,打造集军事、航空、餐饮、住宿等综合旅游度假村。加快建设水墨丹青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打造美丽生态圩镇游憩片区、埔岭综合集聚展示片区、联民文旅融合体验片区、红山四季花海休闲片区、西坑康养大健康片区等5个片区,丰富“山水风光特色镇”内涵。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推动雁鹰湖森林谷度假景区打造集餐饮住宿、水上乐园、运动观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区。提升高百丈景区品质,以探秘金羊石传说为载体打造特定旅游体验线路。推动建设意境庄园项目,打造融合农产业展销、意式餐饮、民宿等业态于一体的意式风情综合农文旅庄园。优化一线天景区线路,引导一线天岩矿研学基地打造观星房、咖啡休憩场所,盘活1109厂打造动物园,利用1101、1102厂,引入投资高标准打造高端酒店和航空用品洗涤及文旅体验基地,依托1106厂联动“一线天”打造综合性文旅项目,利用1108厂引入新联会企业,打造高端民宿、餐饮业态。加快推动红山村创建4A级景区,利用蝴蝶谷资源建设生态研学旅行基地。培育壮大康养旅游,依托岭南艾谷—鲍菇印象园打造集生态田园、康养体验、住宿、药浴、养生食品、药膳等为一体的康养产业,聚焦银发经济,推进老年旅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王子康旅谷建设,建设仙履奇缘·王子秘境农文旅综合项目,打造特色健康谷。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打造广州市北部精品生态民宿群,争取5年内全镇精品民宿数量达到40家。优化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梯面镇)

6.推动产业载体提质增效。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研究制定梯面镇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协助梯面镇谋划实施“乡遇梯面”五环步道、一线天矿坑修复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宏裕智汇康美产业园二期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导入精深加工、生物萃取科研企业,规划打造生物科技园,争取成功创建省级科技园。建设林下经济共富链发展森林康养主题旅游和林下种植养殖业,挖掘红椎林资源,大力支持沉香二代(广东)种植产业基地通过沉香种植加快发展和完善精油、萃取液、养生茶、养生酒、饮用水等产业链。瞄准航空都会集聚区的高端人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中高端消费需求,培育发展一批农产品种植基地。深入研究岭南艾姑、红山竹园、雁鹰湖、红盒子基地等一些已落地项目,解决项目推进瓶颈问题,支持项目运营和提质。引导红盒子庄园和晨采庄园建设原生态观光休闲庄园,加快建设红盒子庄园智慧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打造老茶婆茶叶种植基地。推动西坑村、联丰村、红山村约700亩连片农田流转打造农文旅项目。(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花都开发区管委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梯面镇)

7.培育壮大北部山区消费新业态。积极引入中国自行车展会项目,举办骑行、徒步运动嘉年华、乡村马拉松、定向越野等运动赛事活动,发展休闲运动相关产业。积极举办梯面印象等相关文旅活动,创新艺术表演形式,吸引更多消费群体。(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梯面镇)

(三)加快提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8.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行农村道路“路长制”,持续推进全镇市政及农村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动梯面镇环镇森林防火巡护道建设,把握清远长隆乐园开业机遇,加强与清远联动,研究拓宽县道X404、乡道Y776、乡道Y196,研究对G106国道梯面段(民安村—联民村)进行改造,加强辖区道路管养维护,完善旅游交通设施体系。(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梯面镇)

9.加快补齐镇域基础设施短板。支持全域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完善镇区和8条行政村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完善燃气管网、自来水管网布局,推动全镇燃气、自来水管网建设。大力推动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提质增效。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等向农村延伸覆盖,提升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设施平急转换能力。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利用宏裕智汇、欧派等产业园区屋顶发展光伏产业,降低企业能耗,在旅游设施停车场建设充电桩。对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农房风貌改造美化工作。(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水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广州花都供电局、梯面镇)

(四)健全完善镇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10.优化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争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镇拓展布局,推动乡镇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纳入区级教育集团。提升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初级中学、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小学、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民安小学、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棠澍小学附属云梯小学等4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推动形成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功能,提升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建设医联体,实现紧密型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梯面镇)

11.构建全龄友好型城乡生活圈。聚焦美丽宜居主题,以打造美丽圩镇为导向,开展老旧小区外立面美化提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好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工站等平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10号工作室”、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梯面客家嫂“乡约五点”入户访民情活动等为抓手,并在梯面政务服务大厅增设“乡约五点”窗口,为群体提供代办、帮办和上门服务,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依托“乡遇梯面”五环步道,深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加强传统文化、客家文化的挖掘传承,打造“客家山歌圩日”和“梯面好家风”品牌,举办客家山歌比赛、七夕“玉露节”、印象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梯面镇)

(五)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

12.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抓好古茶园保护开发,建设古茶园创意园。升级改造百步梯遗址及其周边,在乐广高速梯面段两旁约3000亩山林推动林相改造提升,在X404县道近石上背瀑布山地上因地制宜种植50亩柿子园。加快推进梯面林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古树名木、文物古迹等保护,谋划建设森林防火巡护道、智慧防火工程、气象监控工程等梯面镇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启动梯面镇灾后重建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梯清河沿岸为主线,建设“美丽河湖”,积极推进生态景观走廊建设,全面打造“美丽廊道”。加强北部生态带保护与建成区绿地建设。(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梯面镇)

13.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引入市场主体盘活开发王子山森林公园,推动景区早日对外开放营业。依托丰富优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森林科普教育、森林探险户外运动、森林康养等主题旅游,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培育白榄、竹下灵芝、檀香鸡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优势,争取绿色金融政策支撑,继续通过梯面镇林业碳汇项目盘活林业要素,推进林地流转经营。(牵头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区商务局、梯面镇)

(六)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4.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村社闲置资源资产,充分利用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批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和示范项目,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组建由镇领导担任链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副链长等共富链,推行以“村干部+农村职业经理人”为主体成立强村公司组建共富单元,市场化经营土地、经营生态、经营资产、经营文化、经营山水、经营空间。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盘活现有闲置集体土地、集体厂房,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增强各村“造血”能力、“发展”活力。依托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推行“云智管”系统,形成“一张图”农业农村产业资源可视化、动态化监督管理。(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梯面镇)

15.完善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开办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销售本地农产品,有效推动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固定资产等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利用粤菜师傅工作室等平台,培育一批粤菜师傅领头羊,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引导农民开办农家乐,带动创业就业。积极联动优质电商平台,鼓励培养一批从农业生产种植一线上成长起来的直播人才,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对接,争取专家、学者智力支持,注重培养大学生、乡贤等重点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智力支持。发挥乡村振兴大联盟、商会、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引导更多资源投入到山区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红山、埔岭为试点,探索共同富裕“梯面模式”。(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梯面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落实本专项实施方案具体的任务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完善镇村两级书记联动责任体系,落实镇党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职责。健全镇领导挂村机制,指导和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各部门、各村(社区)要根据方案加快实施,确保本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激励保护和关心关爱,培养造就一支懂经济、敢担当、善作为、爱基层的乡镇干部队伍。以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为抓手,构建“五治融合”乡村善治体系。立体化构建平安工作新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梯面镇)

(二)强化要素保障。坚持全镇规划一张图,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编制城镇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各类规划,确保各类规划统一协调。积极申报一批项目纳入上级部门建设项目库、市级重大项目库等,争取获得上级各项专项资金和新增债券用于镇村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解决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指标问题。加快推动“点状供地”政策落地落实,尽快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的问题。积极争取金融政策支持,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注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梯面镇)

(三)加强沟通对接。紧密跟进国家、省、市、区对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严谨、负责、仔细做好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梳理梯面镇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加强与帮扶单位、部门、高校以及区属国企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及时向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上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助力解决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优化土地要素配置利用机制、农村宅基地严重不足、国有资产林地租赁时间短制约发展等方面的棘手问题。(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农业农村局、梯面镇)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委各部委办局,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纪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24年8月6日印发

原标题:广东广州市花都区: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利用产业园区屋顶发展光伏产业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花都区人民政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